“弱弱的問一句,那些寶貝能換多少錢。”

真是沒見識,馮源無奈的說道:

“那些寶貝都是前幾朝的古物,隨便一個也價值至少五十兩白銀,要是遇到好的,上萬兩都有可能。”

“什麼,上萬兩。”

人群中發出一聲驚呼,這可是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啊。

“媽的,五十兩夠老子幹三四年了,要是遇到好東西,幾輩子都夠吃喝了。”

“去當兵,去殺敵,丫的。”

“刀呢,老子刀呢。”

不愧是高人提出的滅蠻計策,如今百姓群情激奮,何愁蠻族不滅,我一個書生都想投筆從戎了。

馮源內心感嘆道。

“年輕真好,老漢我要是再年輕個五年,也去從軍了。”

“那可不,爺爺我當兵的時候怎麼就沒遇到這麼好的政策呢,不然憑我那些戰功,都能蓋兩套房子了。”

“兩位老爺子別喪氣,朝廷還有第二條政策呢。凡是為此次滅蠻出過力的人都能獲得積分,積分不僅可以用來換糧食,還能換金銀。”馮源講解道。

“哦,老漢我不用殺敵也能有軍功。”

“不是軍功,是積分,比如老爺子你捐糧,依據所捐數目多少獲得相應的積分,也可以捐鐵之類的,只要是打仗用得到的,都行,統統按照糧價積分,到時候還可以再用積分換成糧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您想想,現在若是一兩銀子一擔米,您把它換成一積分,等到糧價漲成二兩銀子一擔米,再用積分換糧食,那可就省了一兩銀子啊。”

老百姓手裡是沒錢,卻家家戶戶都有餘糧,在來年糧食沒有收成之前是不會將糧食全部販賣,除非家裡有事急著用錢,但一般也都是用多少錢賣多少糧食。

聽了馮源的解釋,大家紛紛開始在心裡算這筆賬。

“要是以後用積分換不回糧食,那可怎麼辦。”

人群中還是有聰明的人,或者說是辦事謹慎。

“這個大家也不用擔心,這上面寫了,若是不能換取,積分所代表的糧食可以用來抵糧稅,反正怎麼都是不會虧的,當今陛下聖明,是不會讓我們百姓吃虧的。”

馮源又是一番解釋。

“哦,原來是陛下找我們借糧食啊,不早說,彎彎繞繞的,既然是為了抵禦蠻族,我捐十擔,讓兒郎們吃個飽,好有力氣殺敵。”

何止是有聰明人,也就是沒給這些百姓一個機會,不然論起當官做事不輸給那些讀過書的人,一句話直接將此事的本質講了出來。

眾人一聽可不就是這個理嗎。

特別是馮源,感覺自己的書白讀了,還真是借的,不過皇帝向百姓借糧確實不好聽,所以才用積分的名義,此大才絕對不是常人,到底是誰呢?

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馮源可不想因為話多被抓,於是開始講起了第三條。

“娘希匹,還有這種事,好狠。”

看過之後心底也是生出一股寒意,這是真的要把蠻族亡種啊。

“馮學子,上面寫的啥,讓你這個讀書人都罵街了。”

老百姓罵人很常見,可是這些讀書人為了保持風度一般不會當中說髒話,見到一向有禮的馮學子都罵人了,於是便有人調侃。

“諸位,這可不是小事,朝廷釋出了滅蠻令,無論是任何人,只要殺一個蠻族人,都可以在軍中換取白銀五兩,小部落的酋長一百兩,大酋長五百兩,誰要是殺了蠻族首領賞金一萬兩,封萬戶侯。也可以不要錢,只要是申請加入遊擊軍,用人頭換軍功,只要你殺的足夠多,朝廷將破例封王。”

“什麼,封王,那不是皇子才有的待遇嗎。得殺多少人啊。”

“殺十萬人就行了。”

“切,就是十萬頭豬站在那裡讓我殺也得累死我。”

喜歡從洪荒逃走當幕後黑手請大家收藏:()從洪荒逃走當幕後黑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