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李小白的難過
章節報錯
李小白剛一走進病房的門,就見媽媽的床邊立著一個牧師,哥哥和爸爸滿臉的悲慟,默默站立著,他們臉上還有沒有幹涸的淚水。她的眼淚就像是決堤的洪水,從眼睛裡,臉上開始泛濫,帶著莫大的悲哀卻不能緩解心底的痛楚。李小白木木地立在了哥哥的身邊,她沒有意識到牧師已經離開,直到醫院的工作人員帶來了擔架,此刻,她才意識到她要失去媽媽了,永遠地失去媽媽了,她跪在地上,撲在媽媽幹癟癟的身上,“別,別帶走我的媽媽。”她哭得聲嘶力竭。
“小白。”李紹東將她拉起來,“媽媽,她。”他本想勸慰她,自己倒先哽咽了。
聶同身為外人立在門邊,看著悲痛不已的李小白,和親人陰陽相隔的痛苦,不是幾句話就能規勸的。
聶同倒是有幾分慶幸,幸好言紹清沒有看見這樣的情形,不然定不會再離開的,顧遠答應給言紹清一條生路已是極大的人情。江湖傳聞,顧遠因為女兒走在路上被人奪了包,不過是胳臂被拽了一下,他動用了公司還有黑道的所有力量,從近十萬在x省出入的盲流中找出了那個劫匪,廢了劫匪一條胳臂,一條腿,扔進了警局。
顧遠是個說一不二的,言紹清要是不走,定會惹下不小的麻煩,他是言紹清最好的朋友,可不願意他受到任何的傷害。
“小白。”李爸爸也上前拉起了李小白,纖細的她,居然要兩個男人同時用力才拉起了她。
“顧董,顧太太。”聶同略帶訝異地看著他們夫婦二人,只是一瞬,他就釋然了。果然,六年前,言紹清讓他千方百計地找到言紹婉出生的那家醫院的黑人護士。聶同找到了那個護士之後,言紹清卻什麼也沒有告訴他,直到見到糖糖,聶同才覺得這裡面很有故事,但是多年養成的習慣,言紹清不說,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也不會多問。
顧家夫婦見李小白哭得匍匐在李媽媽的身上,痛哭,他們默默看了對方一眼,心都被她的哭聲紮疼了。
李家父子見勸不住她,松開了手,任由她放縱自己的悲傷。
於暖輕輕拍拍李小白的背,“傻孩子,你媽媽看見你開心才會走得安心,你這樣哭,爸爸也會更難過的。”
李小白淚眼朦朧,看見立在角落裡的爸爸,他彷彿在眨眼之間就蒼老了,李小白深吸了一口氣,強止住了眼淚,抽噎著,走到了爸爸的身邊,將頭依偎在他的肩膀上,“爸爸,你還有我和哥哥。”
顧遠和於暖對視了一眼,愧疚夾雜著心疼還有無奈。
李家按照李媽媽的臨終遺願,沒有舉行葬禮,當天在殯儀館火化之後,就將骨灰盒暫時寄存在了那裡,找到合適的墓地之後再挪走。李家父子去辦寄存手續了。
李小白一個人立在骨灰盒前,默默地看著骨灰盒上的黑白照片,她生在孤兒院,曾被領養,被虐待,一直以為這輩子都不可能得到母愛,是李媽媽給了她母愛,讓她相信她也配擁有母愛。
李小白記得她剛失去記憶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很孤單,無父無母,連記憶也失去了,她覺得自己成了被世界拋棄的人。
她成宿成宿的失眠,她躺在床上,輾轉苦惱的時候,媽媽就坐在床邊,默默地陪伴著她,她每一次從朦朧短暫的睡眠中醒來的時候,就見媽媽在暖黃色的燈光下,帶著和藹的微笑,看著她,像哄孩子那樣,拍拍她的背,輕哼著歌謠。
每天早晨,李小白一走進餐廳,就能看見餐桌上擺著一杯熱騰騰的牛奶,還有一個剛剛出爐的三明治。
李小白睜大了眼睛,想要看清楚媽媽的相片,卻不料淚水迷糊了雙眼,她什麼也看不清楚,只清楚地記起了那雙慈愛的眼睛。
“我愛你,媽媽。”她隔著櫥窗,默默唸叨。
聶同和顧遠夫婦只是遠遠地站在一旁,聶同猶豫了片刻,才道:“紹清不是故意的,看在李小白的面子上,請您讓紹清回來吧。”
顧遠冷哼了一聲,“休想。小白並不願意和他在一起,他走了,小白也少了很多的麻煩。”
聶同張了張嘴,卻無從反駁顧遠的話,作為一個外人,他其實也很清楚,李小白只想和他做兄妹,要不是言紹清使了些手段,或許她和蘇恆早就在一起了。
於暖並不多說話,只是看著孤零零站在那裡,纖細羸弱的身子,蒼白的側臉,讓於暖的心開始抽痛,她向來寬容,但是可現在她也開始對言紹清有了怨恨,差點害死了她糖糖,明知道李小白的身世,還不告訴她,讓她們相認。讓她的女兒白白受了那麼多的苦。
“謝謝你們。”李小白帶著抹淺笑,她強擠出的這抹笑意硌疼了於暖的心,她不覺間就紅了眼眶。
“傻孩子,你謝什麼,我們和你媽媽本來就認識。”於暖哽咽了一下,看著李小白紅腫的眼睛,沉吟了一會才道:“孩子,你要有什麼事,盡管來找我們,你媽媽對我們有恩。”
顧遠很是驚訝於暖這麼說,她眼角的餘光掃了他一眼,顧遠只是扯扯嘴角,什麼也沒有說。
聶同也不好插手他們之間的事情,只是默然站立在一旁,李小白恍然覺出了不對勁,言紹清怎麼不在這裡?他還在生氣嗎?
她剛要問聶同,她口袋裡的手機就響了起來,她忙接聽,話筒裡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李小白的心裡一熱,酸澀就在鼻腔裡泛濫,她吸吸鼻子,鼻音濃重:“你剛醒,好好休息一會,我一會去看你。”
顧遠和於暖的心都放回了肚子裡,他們並不想李小白再和言紹清有過多的接觸。
李家父子已經辦理好了一切手續,李小白和李紹東扶著李爸爸,和他們告別。
他們三人沒有過多的客套,就目送他們父女三人上了車,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