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黃巾亂起,劉焉聽幕僚鄒靖的建議,在幽州廣幕群雄,以抗黃巾,從此,引出了三國演義的故事。

劉備在皇榜下一聲嘆息,結識了張飛,關羽,這才有了後世的桃園三結義。

後來,黃巾之亂平息,劉焉為了圓自己當土皇帝的夢想,奏請靈帝恢復州牧制,自此,算是給後來東漢末年的群雄爭霸奠定了基礎。

要知道,以前的地方最高階別相關是刺史,只管政,不管軍,是沒有軍權的。

可是州牧就不一樣了,這是真正的大佬,益州之地的軍政全部被他一個人抓在手裡,說的話比皇帝都好用。

而且,這傢伙派張魯割據漢中,算是截斷了中央與益州的聯絡,徹底的成了益州的土皇帝。

不過,有因就有果,後來,被他一手提拔的劉備從他的兒子劉璋手中把他的這塊家產奪走了,並開創了蜀國基業。

可以說,漢末三國後來之所以能亂成那樣,和劉焉上請恢復州牧制有著直接的聯絡。

史書上是怎麼記載評價他的呢?

常璩:“劉焉器非英傑,圖射僥倖。”

李清植:“焉、璋以枝葉之親,而陰懷攘竊之志,漢帝既嘗收戮其二子,則亦與於叛亂之者數也。”

王夫之:“劉焉妄人也,而偷以自容。”

就連在益州土生土長的陳壽也對他嗤之以鼻,說其“遽造輿服,圖竊神器,其惑甚矣。”

總的來說,這傢伙就不是什麼好傢伙,為了自己的利益,徹底的把大漢王朝四百年的基業葬送了。

原本林天以為自己的三字經就算不能引來什麼聞名遐邇的大儒,也得引來管寧,邴原之類的,可誰知道,竟然把這位驚來了。

“前幾日,老朽恰巧路過涿縣,忽聽路邊有小童在低聲背誦經文,原以為是一些童瑤,仔細聽來,才發現這乃是一步醒世經典,沒想到市井之中,竟然還有先生這樣的大才之士,此乃焉的疏忽,今日來,就是想問問你,可願意出山襄助本官,為民造福?”劉焉看著林天問道。

“大人實在是謬讚了,小人哪是什麼打才,我不過是一個讀書人罷了,我也沒有做官的能力,只想在餘生攥寫經文罷了。”林天搖頭說道。

“子虛不再考慮考慮?”劉焉詫異的看了一眼林天,不知道他說的真話還是假話,他還從來沒見過有人不喜歡當官的呢,以為林天是在以退為進。

“不用了,老大人,我只是一個書呆子而已,閒暇無事寫了幾句詩文,上不得大雅之堂,更不要說為民造福了,我實在不是這塊料子。”林天搖頭說道。

笑話,跟著劉焉能成什麼大事?一輩子躲在益州嗎?有那時間林天早就離開這個世界了。

他就算跟著劉備也不願意跟著劉焉,不管是格局還是能力,差的太遠。

“也罷,不過子虛所做的三字經著實是一部儒學經典,我已經謄抄數份,送往京都洛陽的幾位朋友處,估計過幾天就會有訊息傳來,屆時,可能會要你前往洛陽一趟,這個,子虛可不能推辭了。”劉焉說道。

喜歡玄幻之超神qq請大家收藏:()玄幻之超神qq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