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雖不敏,不能奉雙親以終老

然亦也不敢為吾華夏之罪人,若有一天不幸戰死,望父親莫怪不孝】

然而在這封家書寄回去之後。

其父知道兒子死訊後,大呼。

“死的好,死的好。”

“吾出身水師,可惜今老矣。”

“常以不能殺敵報國為恨,而今吾兒為國捐軀,今生無憾。”

......

【林九準】

【19131937】

【愛國華僑富商之子,先後參加過數十次空戰,屢建戰功,最終在一次空戰之中因飛機被擊中受重傷墜毀殉國】

【早年聽聞父親知道祖國有難,就在國外組織當地華僑為國家籌集捐款為其購買戰鬥機】

【其子林九準受父愛國影響,堅決放棄國外的優質生活回國後參加空軍拯救國難】

【他反覆向父親和戰友們表示,我等即為軍人,生死早已置於度外】

【若能為國家為民族不幸戰亡,亦為無上之光榮】

【只憾未能報父母養育之恩,今生有愧,列祖列宗在上,請原諒孩兒不孝...】

這些年輕的華夏飛行員們從畢業到犧牲基本不會超過6個月,犧牲時的平均年齡只有23歲,可謂慘烈至極。

這些犧牲的英烈們,大多數都是生活條件很優越的富二代和官二代之子。

他們是正值大好青春年華的天之驕子,有的是名門大學學子,有的是華僑,是富商,是名門望族,是官宦子弟。

他們拋棄了優質的美好生活,在國家存亡之際挺身而出,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是訣別。

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什麼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炮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這段話是華夏航校的校訓。

全世界沒有第二所航空學校有這樣悲壯的標語,這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述的悲壯。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是一種莫名的心痛與心悸。

面對武裝到牙齒和存在巨大裝備的日寇,華夏空軍唯有人定勝天。

......

“嗚嗚嗚,別刀了,別刀了。”

“是不是從最開始提到寫家書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這段劇情了啊。”

“好你個選手,藏著這麼多的刀!”

蘇小雅看著天空上的這一段又一段的劇情,早已經哭成了個淚人。

她玩過那麼多的遊戲,接觸過那麼多的劇情,還是第一次被這個遊戲劇情所打動。

前一秒這些戰友們還開開心心的說過年回家,打贏了勝仗就回家。

結果這一秒就一個一個將生命留在了這一片天空。

“對不起,之前是我盲目自信了,我以為我們肯定能贏。”

“原來刀子在這裡等著我們啊...”

“好刀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