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對策(第二更到)(第1/2頁)
章節報錯
翌日,蘇清接到傳召,早早的就去了皇宮,彼時,蕭寒蘇,墨煦和穆雨辰也已經到了。
景子恆將這次抵禦旱災的事情又說了說,好在之前蘇清已經把奏摺呈給他了,他看過之後今天在早朝上說了這件事,魯國公也贊同,覺得蕭寒蘇的建議很好。
於是景子恆打算等旱災的事情一了,將士們回來,犒賞過三軍之後就給他們升官。
蘇清看過蕭寒蘇給出的抵禦旱災的法子,並不是立竿見影的方法,可對以後卻是極好的,他們現在要商量的事就是如何將計劃順利的進行下去,讓這次的災民順利度過旱災。
眼下雖然戰事基本平息了,可是三軍的糧草卻決不能動,動了就很有可能動搖根本,於是蕭寒蘇的計劃是從官、富之中出這批賑災糧食,也就是要召集募捐。
魯國公看過這建議後就說好,他說他先捐出白銀一千兩,當下就有其他官員跟隨,有能力的多捐點,沒能力的捐的就少點,皇上一一獎賞了他們,並許諾等過了災情,會給他們加奉。
蘇清等人心裡清楚,魯國公並非真心要幫著這些受災的人,他堂堂一個國公爺,才捐出一千兩,朝中別的官員有幾個敢多過他的?
看似在幫著籌集旱災的銀款,實則是變相的壓制其他官員。
蕭寒蘇他們知道,魯國公是想要借這次的旱災如此嚴重之便,來打壓他們幾個,畢竟旱災不是一個兩個人的事,光靠朝中這些人是無法解救的。
估計此時魯國公正得意呢,蕭寒蘇那個自大的小子。這次註定要吃癟了。
可他決計想不到,景子恆跟他留了一手,他只說了前半部分,後半部分的計劃卻沒有說。
……
皇上的聖旨已經發出來了,這次旱災災情嚴重,為了緩解旱災,特召集全城的人。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幫著受災百姓共建一方樂土。
其實京城中富人很多,可大家都心知肚明。想要他們拿出銀子和糧食來解救現在受災的老百姓,那簡直是痴人說夢!皇上若沒有一番作為,哪來白花花的雪花銀?
蕭寒蘇和墨煦也在奏摺裡已經提出具體對策了,首先便是記名募捐。
然而京城內的富人都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大多都不肯拿出銀錢來幫助別人,所以要有人許下一定的誘惑。
士農工商。商人最下,可他們中往往有很多都是有錢人,但也有句話叫為富不仁,所以他們不會輕易的掏銀子出來。正在這個時候,也不知道是誰傳的,說皇上有意用募捐的形勢招募官員!
那些富戶聽後就拼了命的往募捐地送銀子了!
不過一天下來還只是些小錢。並不能解決什麼實質性的問題。
到了傍晚,皇上也聽到了這口風。第二天早朝的時候龍顏大怒,下令徹查到底是誰放出了這等無稽之談,最後查來查去,竟然是魯國公放出來的,還有證有據!
皇上一看是魯國公,便說一定是國公爺心繫受災百姓,雖然方法用的不對,但其心可嘉,就不予追究,還順勢褒獎了他一番。
大家一想,這個募捐的提議,魯國公是贊成的,可是他個人才出一千兩銀子,說的過去嗎?所以他會想要幫著皇上“分憂”也是有的,誰讓他是輔文政的輔政大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