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內囊摘除術

患者的手術很成功,恢復很不錯。

不過,想要全部治好,還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

不過第二次手術治療就不在急診進行了,急診的重點在急,患者的情況已經被改善,不用再佔用急診寶貴的資源了。

患者情況恢復後,被轉入了肝膽外科,由方敏的弟子繼續治療。

不過,進行第二次手術時,方敏還是邀請了蘇楊,請他一起參加會診。

蘇楊也沒有推辭,一是他也想親自看看這種手術,觀摩觀摩,給自己增加一點經驗,另外一個,他也想就此機會,多喝肝膽外科的醫生接觸接觸,多瞭解瞭解,以後畢竟要一起合作的。

肝包蟲病比較複雜多樣,當然,最關鍵的一點是,首都這樣的大都市,這樣的病例比較少見,方敏的那些弟子,老實說,還真的沒什麼經驗。

1981 年, g:性質待查;ce1:單囊型;ce2:多子囊型;ce3:內囊破裂型;ce4:實變型;ce5:鈣化性。

不同型別的肝包蟲病,治療方法並不一樣。

囊型包蟲病病灶囊壁分為內囊、外囊及外囊與肝臟組織之間的膜樣結構,而內囊及其中的囊液、子囊具有致病性。因此,完整切除內囊或者破壞其致病性,是手術治療的目的。

常見的有內囊摘除術,外囊剝除術,內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術,肝段切除術,腹腔鏡下囊型肝包蟲手術,經皮穿刺引流囊液術。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更加嚴重的情況,泡型包蟲病。

泡型包蟲病又稱“蟲癌”,其生長方式類似於惡性腫瘤,呈浸潤性生長,因此無瘤手術是手術治療泡型包蟲病極其重要的標準。術前完善相關影像學資料對決定手術方式,手術部位,避免損傷臨近組織等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患者的情況,患者為囊形包蟲病,相對要簡單一些。

所以,經綜合考慮,蘇楊建議給予患者內囊摘除術。

內囊摘除術是最早應用的術式,可應用於各個時期囊型包蟲病的治療,主要適用於asa評分較高位置較深且病灶大於,或者同時伴有多個病灶。

方敏和他的弟子們仔細商議了一番,也覺得的蘇楊的建議不錯,就應該採用那種術式。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患者病情好轉,可以進行手術了。

蘇楊和方敏一起指導手術。

術前準備很快開始。

方敏的學生麻利地將包蟲外囊顯露出來,小心取一小切口。

方敏的學生即將開始下一步手術時,蘇楊輕聲道:“把開口再擴大0.5厘米!”

嗯?

那個傢伙抬起頭看著蘇楊,隨後又看了看方敏。

“先擴大0.5厘米,至於為什麼,做完手術再回去想,自己想,想不通的話,明天再來找我!”方敏說。

“好的方老。”那個學生連忙點頭。

此時,蘇楊暗暗對自己道:“別說話別說話!人家又不是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