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蘇楊的診斷依據(第2/2頁)
章節報錯
“線粒體肌病跟我們肝膽外科是沒什麼關係,不過這診斷方法可就有關係了,我聽說你就是看了幾張片子就斷定患者不是癲癇也不是病毒『性』腦炎,而是線粒體肌病?”
“也不只是因為看了片子,是問診加上查體,再結合片子,這才綜合診斷出來的,不過的確是最為重要的參考!”
“能詳細說說嗎?”方敏一下來了興致。
“患者的檢查,使用n15超導型磁共振掃描器,頭線圈,行橫斷、冠狀及矢狀位掃描,掃描序列為自旋迴波1440s,8s,快速自旋迴波s,99s,矩陣,『液』體衰減反轉恢復序列s,140s,2200s。”
蘇楊先把引數介紹了一下。
方敏聽了先是一愣,然後是眉頭一凝。
到了他們這個段位,影像學檢查的引數設定會顯得非常關鍵,有時候甚至能影響到檢查結果。
“經檢查,患者頭顱,丘腦、延髓、中腦、小腦半球及齒狀核對稱長2訊號,部分囊變,彌散部分呈稍高訊號小腦萎縮左額頂交界處長2訊號。”
蘇楊又把檢查結果做了一下介紹。
方敏認真聽著,時不時皺眉。
“線粒體腦肌病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身材矮小、智力障礙、四肢無力、癲癇發作、失明、耳聾、偏癱等,部分病例伴有心、肝、腎和內分泌臟器受損。
根據臨床表現、病理、生化和遺傳特點分為多種型別,表現為多種臨床綜合徵,其中臨床最常見的有3種分型線粒體腦病『乳』酸血癥卒中樣發作綜合徵、sr綜合徵以及肌陣攣癲癇破碎紅『色』肌纖維綜合徵。
綜合徵的表現為皮層和白質異常訊號。
綜合徵表現為特徵『性』的皮層層狀異常訊號。
綜合徵主要表現為小腦萎縮和大腦白質病變,有些患者大腦皮層和白質不受累,生後無症狀,數年後發生肌陣攣『性』癲癇和進行『性』共濟失調,還有構音障礙和眼球震顫。”
蘇楊把他的分析一一說了出來。
方敏聽了,想了一會兒,問道:“那你是怎麼和癲癇等疾病區別的?”
蘇楊笑了笑:“很多人以為線粒體肌病是罕見病,但文獻資料證實,線粒體腦肌病不是罕見病,之所以少見報道和談論,多是由於醫師對其缺乏認識或檢查方法限制,造成很多病例誤診。
線粒體肌病主要被誤診為腦梗死、腦炎、癲癇或多發肌炎等。
上線粒體腦肌病較腦梗死範圍廣泛,不按血管支配區分佈,以顳頂枕葉受累為主,無明顯佔位徵象,大多正常,病情反覆發作且病變有進行『性』加重,遷移『性』、對稱『性』趨勢,與文獻報道一致,我認為綜合徵皮層有特徵『性』的層狀異常訊號,但這個病例未見該徵象。
腦炎病前多有感染史,病變多位於額葉顳葉,呈對稱『性』出現,腦脊『液』檢查可確診。
癲癇的大多表現為顳葉內側海馬和杏仁核的異常訊號,與線粒體腦肌病的病變部位不同。”
蘇楊把他的分析和推斷一一講了出來。
方敏凝神聽著,時不時點一下頭,過了好一會兒,他這才抬起頭道:“這麼說,你能診斷出那個線粒體肌病,並不是偶然!”
蘇楊笑笑。
方敏臉上突然浮現出了笑容來,他笑著道:“小蘇,哪天有空了,你來給我們搞個講座,就講一講怎麼看片子,怎麼樣,不至於拒絕吧?”
喜歡衛勤尖兵請大家收藏:()衛勤尖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