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確定主攻方向

這一日,蘇楊來到了總院的衛勤訓練中心。

這是他履職以來第一次來這裡。

他是這裡的副主任,主要負責衛勤訓練,不過,相關的手續和交接工作才剛剛辦完。

所以今天他先來看看。

衛勤訓練中心有很多工作人員,相關的培訓任務一直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他剛進入中心的時候,就見前面的『操』場上正在進行一場如火如荼的戰地急救,幾個身穿『迷』彩的衛生員正衝向一個受傷的戰士。

那個戰士自然是假人模擬。

幾個衛生員連忙判斷傷情,然後進行止血處理。

不過,不知是因為緊張還是『操』作不當,止血失敗,血不但沒有止住反而噴了出來,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幾個衛生員直接被嚇傻了!

“你們幹什麼?誰教你們這麼止血的?”教官一看,立即大喝著衝了上去。

蘇楊沒走過去,只是遠遠地看著。

看到噴血的那一幕時,他心中忽然靈光一閃,一下就確定了他科研的主攻方向了。

那就是止血。

毫無疑問,戰傷引起的大出血依然是目前戰場上戰士死亡的主要原因。

戰傷『性』大出血通常易導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若出血未得到快速有效的控制,極有可能會危及生命。

現代戰爭經驗表明,戰傷『性』大出血是戰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儘快控制嚴重的大出血對於挽救生命至關重要,並可顯著降低由膿毒血癥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導致的遲發『性』死亡的風險。

目前用於控制出血的技術主要包括止血敷料、止血帶以及一些新型止血裝備,分別適用於不同部位的出血,且止血效果各異。

近年來,院前出血控制技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軍事武裝衝突如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為戰術戰傷救治指南的改進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相對而言,我軍在戰場止血方面的研究,其實是遠遠落後於美軍的,就比如眼前的戰傷急救,我軍的方法基本還停留在止血帶止血這種層級上。

近年來,由於戰場止血帶的廣泛應用,四肢戰傷大出血死亡率已顯著下降,而軀幹戰傷出血逐漸成為戰場致命『性』大出血死亡的首要因素。

在常規武器戰爭中,致命『性』大出血仍是戰場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來自美國陸軍外科研究所、武裝力量醫學調查部及死亡調查局的軍事醫學專家對2001-2011年美軍4596例大樣本戰傷死亡的分析顯示, 24的院前死亡是“潛在可預防的(potentiay preventabe)”;在可預防『性』戰傷死亡中,致命『性』大出血高居榜首,佔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