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 完成一次除顫電擊後,應立即繼續心肺復甦,即按照302的比例,進行胸外按壓:人工呼吸。

心肺復甦與aed的早期有效配合使用,是搶救呼吸心跳驟停病人最有效的手段。

心肺復甦術需經過較為專業的訓練,但aed不僅使用簡單,還能大大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搶救成功的機率。

在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公共場所,aed的普及率和配置率非常高,截止到2016年8月的統計,日本和美國每10萬人配備aed的數量分別是臺,然而我國大城市公共場所配置尚不多,北京目前約,其中首都機場70臺,旅遊景點等地約50臺,學校等場所約有30臺,差距顯而易見,加快我國城市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儀的配置和推廣使用勢在必行。

2015年,無錫馬拉松出現首例馬拉松“猝死”aed施救成功案例。

在搶救中,存在“黃金4分鐘”,即心臟驟停4分鐘後腦細胞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因此aed的配備給“猝死”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王院長見蘇楊對這個東西很感興趣,於是笑著介紹了起來:“我市在所有競賽場館、媒體住宿酒店、主媒體中心共配備了,而且我們都對相關的醫護人員進行了專業培訓。”

蘇楊聽了,點了點頭。

這個東西他還是第一次見,因為以前他都是用專業的除顫儀,所以有些好奇。

他拿起一個試了試。

還不錯。

這個東西還真是一個好東西,以後,公共地方也都應該放置一個。

就在王院長鬆了一口氣之際,蘇楊忽然問道:“志願者會用嗎?”

“志願者?”王院長愣了一下,然後有些猶豫地回答道:“應該會吧,畢竟這個並不算難!”

“一定要保證每一個志願者都能熟練『操』作自動體外除顫儀,畢竟,這個場邊醫療點的工作人員還是太少了,而軍事五項的運動強度又比較大,一旦出現多種意外,醫護人員就會人手不足,這個時候,志願者就必須頂上來,所以我建議,志願者也要會一些簡單的急救技術,這種aed也要會用。”

王院長點了點頭:“好,回去後我馬上安排相關的培訓工作!”

看了軍事五項,蘇楊隨後和王院長來到了定向越野場地。

軍運會定向越野測試賽分別在青龍山、八分山、大花山進行。

定向越野是一組運動比賽,參賽者需要僅使用一張地圖和一個指南針逐點透過類似山丘和溪谷的不同地形。第一個完成全程的人就是獲勝者。運動員需要具備多種技能,如看地圖並辨認方向,以及判斷力和體力。

看了一會兒,蘇楊道:“我看了一下比賽期間的天氣預報,如果不出意外,比賽那幾天當地氣溫會反常的高,這裡地形複雜,距離較長,我們一定要做好官兵劇烈運動後出現脫水、中暑等情況的準備,另外,要做好出現力竭『性』運動致橫紋肌溶解徵、以及熱『射』病的救治準備。”

“好的,蘇組長請放心,對這些問題我們都做了預案。”

蘇楊之後又巡查了帆船、公開水域游泳等專案的醫療保障準備工作,也在其中發現了一些小問題,他也都一一指了出來。

喜歡衛勤尖兵請大家收藏:()衛勤尖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