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閱分析文獻中,有以下幾個主要的爭議問題引起了我的關注。

我覺得,這幾個問題,你們也應該重點關注一下。

第一個問題,對無症狀的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病人是否應積極實施保膽手術?

黃志強院士在談到21世紀膽道外科的難點時說到,第一個難點,就是看起來容易。

應用c治療膽囊結石,看起來確實很容易,但這種容易卻隱藏著巨大的危險。由於它的容易和隨意實施引發的手術併發症,使得膽道再手術成為腹部外科再手術之最,由一個看起來解剖比較簡單的手術,造成病人不得以實施肝移植、致殘、甚至死亡等不良後果,時有發生。

因此,很多專家學者呼籲一定要慎行膽囊切除術,特別是對無症狀者,不要因為手術容易實施而隨意實施。”

“第二,對有症狀的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病人是否應該切除膽囊和盲目保膽問題。

膽囊取石術是對有症狀的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的治療方法之一,但其適應證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其實,保膽取石並非創新技術,實際上已嘗試多年,在發現膽囊炎膽囊結石對人體的危害,幾乎是在應用膽囊切除術治療該疾病的同時期,已有學者在探討能否用藥物溶石,排石、體外震波碎石等方法消除結石、保留膽囊,只是因為大量國內外隨機對照研究證實其治療效果不佳而被逐漸自然淘汰。

內鏡保膽取石技術的興起為滿足病人既消除疾病、又保留膽囊的美好願望帶來了福音,但該技術仍是屬於應用高技術手段治療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病的一種技術改良,並沒有解決結石形成的機制和今後復發的根本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國外目前將此術式主要用於在緊急情況下對高危病人的急症處治,之後再擇期實施膽囊切除術去除病灶,使病情得以根本控制,而國內不少學者擬將保膽作為替代c的治療抉擇,但這個問題,我想我們應該慎重思考思考。”

“第三,對於膽囊息肉的治療決策的爭議。”

“第四,技術操作的規範化問題。”

“第五,術後處理的規範化問題。”

蘇楊一條條分析出來,聽得曹蒹和曹葭頻頻點頭,震驚之色溢於言表。

最後,蘇楊總結道:“從當前收集到的文獻和循證醫學要求分析,國內的保膽取石術尚缺乏規範化的適應證標準和技術操作標準,還只是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不宜作為標準術式推廣開展。”

“所以,在現階段,對以大量文獻為支援背景所制定的2011共識仍應基本恪守,而不應是盲目保膽,明白了嗎?”蘇楊問曹蒹和曹葭。

“明白了!”曹蒹和曹葭連連點頭。

當她們從辦公室離開,走遠了後,曹葭忍不住問她姐姐道:“姐,我怎麼覺得蘇楊不像是醫生啊,說話一套一套的,來不來就是ki、萬方、維普、b資料庫,說話的口吻怎麼那麼像學校裡的老王教授啊!”

“我也覺得。”曹蒹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但頓了頓,兩個人都暗暗地點了點頭。

她們對蘇楊都很滿意,能把那麼多東西一套一套地講出來,可不容易,肚子裡沒有點貨是講不出來的。

看來她們的這個老師真的是老牛逼了!

不但手術牛逼,連理論都是一套一套的,比軍醫大學的那些老教授也不遑多讓!

喜歡衛勤尖兵請大家收藏:()衛勤尖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