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姐心中疑慮。

乘務長道:“黃小姐,我們現在是在飛機上,由不得你選擇,還是讓這位醫生給你愛人看一下吧。”

“好吧!”黃小姐無奈地嘆了一聲,之後,他抬起頭看著蘇楊:“麻煩你了醫生。”

“不客氣。”蘇楊隨口說了一句,隨後就蹲了下來,檢查起了患者的情況,患者還有意識,但坐在地上動也不動會動,嘴巴似乎有點不受控制,因為口水都流出來了只不過數量不是太多,一般人不太會關注這一個細節,而且好像說不出話,但眼珠還能轉來轉去的,他一邊檢查一邊問:“剛才發生什麼事情了,能說說嗎?”

黃小姐看了看一動不動的患者,有些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怎麼了,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突然覺得有人摔在我身上,睜開眼一看,是我老公,可是怎麼喊都不答應!”

這時,一個空姐補充道:“這位先生摔倒前,我看到他站了起來,似乎是想去衛生間,我正要走過來問他需要什麼幫助嗎,沒想他一頭就栽倒了,然後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蘇楊很快就檢查完了,他一邊收聽診器一邊道:“他得了中風!”

中風?

附近的人聽了,全都一下愣住,回過神後,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相信。

患者的妻子也不相信,她驚訝地看著蘇楊道:“醫生,我老公怎麼可能得中風呢,他今年才三十九歲,四十都還不到啊!”

旁邊那些乘客頓時嘰嘰喳喳地附和。

“就是,中風是老年人的專利啊,這麼年輕的人怎麼可能得中風?”

“他肯定不是中風,中風的人都是歪嘴斜眼的,可是他並沒有這種症狀嘛!”有人信誓旦旦地分析。

“怎麼樣,我早就說過了,是吧,這個傢伙看著就不靠譜,這麼年輕的醫生只怕還在規培,根本靠不住的!”

就連乘務長也有些不相信地看著蘇楊。

中風?

這是中風?

她也有些難以置信。

但對於大家的反應蘇楊卻不在意,他只是很認真地解釋:“患者的確是中風了,也就是我們醫學上說的腦卒中,或者卒中!”

有人質疑道:“醫生,可是卒中不都是老年人才會得的嗎,他.....這麼年輕,四十歲都不到吧,怎麼可能得中風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楊哭笑不得:“你沒聽說過十幾歲的孩子也會得糖尿病的事嗎?”

“......”那個人張了張嘴,一下說不出話來。

蘇楊解釋道:“一般說來,中風的確多發於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但這兩年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中風正在呈現年輕化趨勢。

近幾期的《柳葉刀神經病學》雜誌陸續釋出了《neuroogica diseases in china》的專題文章,去年的4月刊聚焦中國卒中情況,3月刊聚焦中國創傷性腦損傷tbi)的情況,這些文章全都表明,我國的中風正在呈現年輕化和複雜化趨勢,所以四十歲不到就得中風,這並不是沒有可能!”

大家聽了蘇楊的解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有些相信了,尤其蘇楊拿出了《柳葉刀》的資料,那更有說服力。

“醫生,可是......”患者的妻子還是難以接受。

蘇楊不等她說完,就道:“我國卒中患者平均年齡 60 歲,其常規年齡較國外年輕 10 歲。

近年來我國卒中患者的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但對青年卒中的認知存在一個誤區,大家都認為青年卒中是由一些特殊疾病引起的,如先天性或遺傳性疾病,這個認知誤區需要避免。

北京協和醫院透過以往卒中病例回顧研究發現,青年卒中的主要致病原因依然是未控制好傳統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肥胖等。

如果在年輕時存在這些高危因素,且持續若干年,則易在較早的年紀發生卒中。

黃小姐,你說你老公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肥胖等這些因素?而且還是持續了好幾年?”

“......”黃小姐張了張嘴,但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喜歡衛勤尖兵請大家收藏:()衛勤尖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