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治療腹瀉(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又微微調整了幾個地方,然後迅速出了系統,回到了現實世界。
蘇楊把自己的治療方案跟那個軍醫說了,那個軍醫聽了,一臉懵逼地看著蘇楊:“同志,你確定你要這麼做?”
蘇楊的治療方案有些激進了,想想都令人害怕。
“確定!”蘇楊斬釘截鐵回答。
那個軍醫張了張嘴,但沒說什麼,人家軍區首長都寫了保證書並且還給上級領導做了請示,人家領導都同意了,他能說什麼呢。
“行,那你需要什麼,你告訴我,我幫你準備!”軍醫說。
蘇楊也不客氣,拿出筆來唰唰唰地寫下了整整一頁的處方箋,之後把他遞給那個軍醫。
關於施青海的治療很快開始,先是大劑量蒙脫石散劑治療,待得這些治療進行了一個小時後,蘇楊拿出了針灸的器械,準備針灸。
他主要從那篇文章的經驗裡選擇穴道,那篇文章從先秦至清末針灸治療腹瀉的文獻中收集相關資料,建立針灸處方資料庫,採用資料探勘技術分析古代針灸治療腹瀉的經穴使用特點和規律。獲得文獻235篇,涉及76個腧穴,共439頻次,其中特定穴個數和頻次分別佔72.37%55/76)和76.),以腹募穴和背俞穴較為常見;分佈於11條經絡;採用灸法53條,針灸並用1條。
透過整理大資料,作者總結出一個結論,古代針灸治療腹瀉非常重視背部和腹部腧穴的選用,其中以天樞、神闕、關元、大腸俞使用最為頻繁,背俞穴和腹募穴配伍非常常見;特定穴的選取佔絕對優勢,除了重視腹背部經氣相貫相交最為集中的交會穴外,還重視選用肘膝關節以下的五輸穴、原穴、絡穴、八脈交會穴和下合穴;特定穴配伍以交會穴配伍背俞、腹募穴支援度最高;經絡選用以膀胱經、任脈和脾經為多;重視灸法使用。
古代針灸治療該病多采用前後配穴方法,如天樞與大腸俞、脾俞與天樞、大腸俞與關元配伍出現的頻次較高,前後部腧穴相配伍可使氣血相互交會灌注,使經氣相通,發生疾病時在病變髒腑相對應前後取穴治療,可疏通相應經絡、調和氣血、協調上下左右、溝通前後之陰陽平衡而使疾病痊癒。
這一結論補充了現代臨床治療本病常用到的俞募配穴,值得借鑑和運用。
蘇楊就充分大膽地運用了人家的結論。
再加上他此刻的針灸術已經達到了專家級的水準,是以一番治療下來,施青海的病情很快恢復,沒多大一會兒,他就因為疲憊沉沉睡了過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蘇楊沒睡,他坐在床邊,一直看著施青海輸液。
為了保證明天一早他又能活蹦亂跳的,他給他多輸了一些增加體能的藥物,當然,都是合法合規的藥物,沒有違法亂紀的東西。
到了後半夜,輸液完成,蘇楊也累了,就在另外一張床上睡了一覺。
至於帶隊組長,他早就被蘇楊請回去睡覺了,另外那個軍醫就在旁邊的辦公室,到了後半夜,他覺得自己無所事事,沒有什麼用處了,於是也就在辦公室裡睡了一覺。
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就是第二天了。
當起床的軍號吹響,施青海一骨碌翻身坐起,一邊揉眼睛一邊本能地喊:“手術刀,起床了!”
蘇楊一個激靈,也一下坐了起來。
“石頭,你怎麼樣了?”蘇楊連忙問。
施青海眨了眨眼睛,仔細感知了一下,隨後才道:“除了屁股還有點痛,其他都沒什麼問題了!”
“精神呢?體力怎麼樣?”蘇楊又問。
“沒什麼了,今天肯定能繼續參加比賽!”
“真的?”
“真的!”
“走,那咱們回去準備了!”
“走!”
兩個人大步流星地走出了醫務室。
這個時候,那個軍醫揉著惺忪的睡眼從辦公室走了出來,看見施青海後,他一下瞪圓了眼睛。
“我艹!”
他在心中大叫一聲。
“怎麼回事?我是不是眼睛花了,這傢伙怎麼就活蹦亂跳了?不應該啊!這不科學!”
:。:
喜歡衛勤尖兵請大家收藏:()衛勤尖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