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建樹和汐月的生活反而平靜下來,喬家幾乎一點動靜都沒有,喬建樹有了自己的打算,但是這個打算,他不準備告訴女兒,上輩子,包括這輩子喬家都把他和汐月害的這麼慘,如果就讓喬家這麼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他也太不是個男人。

況且對付喬家人也不能殺人放火,想要對付他們還真的得一點兒點兒,慢慢來,況且喬老三這個人生性多疑,是個有心思的人要想對付喬老三不太容易,不過他知道喬建山和喬建海恐怕就不是那麼無孔不入。

喬建山點貪婪什麼時候都不會改變,而喬建海則是因為家裡媳婦兒有正式工作,做事相對來說謹慎的多,不會讓人輕易抓到把柄。

不過這即使優點,當然也就是弱點。

喬建樹不著急幾十年都已經走過去了,難道還差這幾年時間,他會慢慢來現在的他需要的是積聚人脈,如果只是一個單純的普通商人,恐怕他想要做的事情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一切才剛剛開始。

汐月總是感覺喬建樹似乎哪裡不一樣了?她非常的敏銳的感覺到自從喬建樹從醒過來之後,行為舉止,包括做事方式完全和以前不一樣,要不是他親爹對他還是和以前一樣簡直是寵的如珠如寶,她都會懷疑這是不是換了一個人。

當然但是因為喬建樹對喬家人的那種恨意,她現在終於明白喬老太太和喬老三為什麼以前那樣對自己親爹,她懷疑過喬建樹不是喬老太太親生的是撿來的,但是完全沒想到是這樣一個真相。

喬老太太雖然是自己親爹的親媽,可惜這個親媽恐怕恨得他要死,連後媽都比不上。

原來所有的原因都在這裡。

汐月就更加心疼喬建樹,喬建樹很雷厲風行第二天就回村裡,找村長把戶口上的姓改了,改姓一般是不容易的,可是喬家的斷絕關系以後,大家似乎也能感覺到汐月和喬建樹遲早是要改姓的,因為兩個人和喬家走的越來越遠。根本就不像是一家子,可是誰會在乎這個呢。

所有人看到的是喬建樹現在發達了,手裡有錢,這就足夠了。

喬建樹回到村裡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村長趙建設,他自己想要改姓氏,這個不容易,但是他實在是厭惡這個姓,所以無論是改成哪個姓,他也必須改,他受不了和喬家一家子還有糾葛。

喬建樹拿著煙酒上門,直接拍出來1萬塊錢,讓村長把村裡的路修了,要知道現在村裡人一年收成下來最多也不過就掙個百八十塊錢,人家喬建樹一下子就拿出來這麼多錢,而且是白白給人們修路,這簡直是造福村裡的大好事。

趙建設能不高興才怪,於是喬建樹後面順理成章提出的想要改一個姓的事情,趙建設雖然覺得不大合適但是仍然利索的答應,要知道,這會兒戶口制度並沒有那麼完善,改個名字改個姓還是很容易的,只要村裡開出介紹信。去到鄉裡派出所,還是很容易就能辦到。

於是村裡熱熱鬧鬧的開始組織修路。

而喬建樹也和喬汐月改成了唐建樹和唐汐月,這個姓氏是當初她學習糕點製作的師傅的姓氏,她師傅一輩子沒有孩子,那個時候把她當成親閨女一樣疼啊,手把手把自己的手藝傳給了她,所以這也算是報恩。

當然這個唐建樹不知道,當時要改姓,唐建樹因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徵求女兒的意見,才定下來這個唐姓。

反正只要不是姓喬,對於他來說,姓什麼都不中要,反正就算是他當初的那個親爹在,他也不願意認,所以女兒說姓什麼就姓什麼好啦,只要女兒高興。

也許這很玩笑,但是就這樣喬建樹和喬汐月變成了唐建樹和唐汐月,也許這才是他們真正人生的開始。

汐月馬上就要初三畢業,再有一個星期就是畢業考試,她的成績考縣裡的高中根本沒有問題,連班主任和校長都對他信心十足,更何況他們一中就有高中,像汐月的成績,免試入學,也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汐月不想佔這個便宜,對於她來說,這一輩子輕松多了,這兩年父親已經完全擔當了生意上的所有責任,而她似乎除了吃吃喝喝,快快樂樂的學習生活,幾乎父親從不讓她操心家裡的事情和生意的事情,完全就把她當做了一個小公主在養。

汐月倒也樂得輕松。

畢竟有一個人依靠的感覺是如此輕松和安逸,唐建樹現在的變化很大,稻花香現在在縣城裡來說可以算是名聲很大,尤其是和紡織廠還有四十八師之間的合作一直都沒有間斷過,而且還因為王廠長和李師長的照拂,還幫他們介紹了其他的廠子和部隊的福利供應。

唐建樹自從清醒之後為人處世方面改變,居然很大,以前的那些內向拘謹,畏首畏尾都慢慢消失不見,身上出現的那些豪爽,硬朗,熱情大度的男人氣質,居然很投王廠長和李師長的緣分,三個人雖然因為生意結緣,可是居然成為了好朋友。這可是汐月沒想到的。

而喬家透過慄香嬸子的嘴,汐月也知道了想不到的變化。

喬建山半年前因為貪圖便宜低價買進了一批化肥,想著趁機賺一筆,結果賣給村民的這一批化肥,把地裡的莊稼都禍害了。憤怒的村民差點沒把喬建山打死,還是村長出面,喬建山答應給所有人賠償,才把這件事息事寧人。

可是因此,喬建山家裡欠了一屁股的外債,連原來唐建樹的那個搶來給喬志傑的房子賣掉來還債,就這樣也不夠,喬建山現在老老實實在地裡幹活兒,因為等著他還債的人太多了。

就這樣,每年的收成一下來。大部分都還了債,剩下的一小部分家裡根本都不夠吃。

喬建山現在才體會了喬建樹當年的日子過的有多麼苦,頓頓連玉米麵饅頭都吃不上,只能喝玉米麵糊糊,原本還有些肥胖的身子迅速消瘦的變成了一個小竹竿。

要不是喬老三接濟一些,恐怕喬建山連日子都過不下去,五月也已經輟學在家裡幫忙,喬建山實在供不起這個閨女上學。

喬志傑到了京都之後,只來過三封信,一封信是報平安,他已經開始找到了師傅學習。第二封信,就是他已經開始在師傅的店裡實習。第三封信是今年才送到的,喬志傑說他已經攢到了錢,準備回來開店做生意。

這大概是喬家最近以來最讓人值得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