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越來越亮,誰都沒有發現,半夜的時候,月亮的顏色居然變成了赤紅色,那種光芒幾乎要燃燒起來,詭異的光芒讓大地都籠罩在一片腥紅裡。

喬建樹安靜的躺在床上,開始是很平靜的熟睡!漸漸眉頭鎖起,直到越來越緊,他不知道夢到什麼,額頭上都是冷汗,腦袋在枕頭上反轉的輾轉。

猛的他睜開眼睛,一下子坐起來,大口的喘息,眼神裡一片冷冽和清明。誰還能相信這是那個只會說兩句話的傻子喬建樹。

他慢慢躺下,熟悉的被褥裡,他卻渾身止不住的打顫,上下牙齒都在咯吱咯吱的打架,誰都不知道他現在心裡一片寒冷,那種深入骨髓的寒冷漸漸從心底蔓延到四肢百骸,讓他眼中的冷冽幾乎變得像是冰霜。

他清楚的記得,自己做了一個漫長的夢。

夢裡的喬建樹為了給喬建紅的嫁妝,為了自己打工的好侄子的彩禮,他上山採藥失足從山上摔下來,拼著一條命,從山裡走出來,回到村裡,滿心以為自己終於得救了結果迎接他的是。

父母大哥二哥沒有一個人伸出手來送他去醫院治病,他疼的滿床打滾,恨不得死了,哀求著母親喬老太太拿錢給自己看病,這麼多年他交給老太太的有大幾千塊錢呢,哪怕就是因為大哥二哥用了,可是他相信老太太手裡肯定還有,村裡的大夫說了只要送到縣裡醫院,說不定還能救自己一命,雖然希望不大,可是終究是希望。

喬建樹不例外,他也想活下去,自己的女兒還小,才十三的孩子,卻被他嚇得只知道哭。

可惜哪怕是他給老太太下跪磕頭!發誓賭咒的說,自己好了一定把這些錢雙倍的還給親娘,喬老太太也不願意拿出來,他記得喬老太太當時看他的眼神,那是一種怎樣厭惡的眼神,似乎他根本不是她的人親生兒子,而是地上的一隻爬蟲,醜陋惡心,喬建樹痛苦的折騰了三個月才嚥了氣。

最後一直陪在他身邊的是汐月,這個孩子一遍一遍給他揉捏,給他擦洗,拿針給他把那些化膿的傷口挑破,擠出那些膿腫,可惜這些都於事無補,救不了他的命,眼睜睜看著他沒了。

喬建樹記得自己輕飄飄的到了半空中,就那麼看著自己的身體躺在床上,汐月抱著他嚎啕大哭,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這個孩子,跟著他沒吃上好的,沒穿上好衣服,還要被人欺負,他放心不下的就是這個孩子。

他知道他死了,也許這就是他的魂魄吧,因為擔心女兒,他一直都守在女兒身邊。

看著他的親人們來了,來給他收屍。

他被簡單的下了葬,甚至連一副像樣的棺材都沒有,就那麼一副薄薄的木板埋了,喬建樹不在意,活著的時候,都不願意給他看病,何況死了,在說死了就是死了,他現在需要那個棺材做什麼。

總算是他爹孃還有良心,把汐月帶回去了。

他稍微有些心安,畢竟還是親骨肉,自己沒了,父母多少還是看在自己的份上照顧汐月,只要他們對汐月好,哪怕自己這麼死了,也不想埋怨,也許家裡真的沒錢。

他慢悠悠跟著汐月回到了喬家,結果他看到了什麼,當晚自己的老親媽就拿著雞毛撣子狠狠地打了汐月一頓,指著汐月的鼻子罵她是掃把星,說是汐月剋死了父母,汐月小小的身子蜷縮成一團,就那麼可憐的被雨點一般的雞毛撣子打的遍體鱗傷,家裡人就那麼冷漠的看著,誰都不插手,喬建樹想要撲上去保護自己的女兒,可是每一次他撲上去,都是猶如空氣,那些雞毛撣子還是穿過他的身體打在汐月身上。

他拼命的對著老太太喊叫,說不是汐月的錯,不是她的錯,可惜沒有任何人聽到。

最後汐月就那麼被扔進了豬圈裡的角落裡,喬建樹心寒的守在女兒身邊,看著她痛苦的昏過去,發燒抽搐,可是沒人理她,喬建樹第一次恨得想要吃人,可是任憑他怎麼喊叫,怎麼折騰,他都沒辦法接觸到汐月,也沒人聽得到他的聲音。

於是他看著汐月拖著生病的身體去砍柴,打豬草,還要回來擔水,那可是每天滿滿三大缸水,就算是一個成年人也要擔十五扁擔才能滿,更何況汐月才十三,那小身板搖搖晃晃的擔著那些水,要是撒了濕了褲腿,回來就會招來喬老太太一頓打,指著鼻子,小雜種,小賤人的罵。

喬建樹不明白,自己親媽罵自己的女兒是小雜種的時候難道就沒有一刻想過這也是她的後代,她的孫女,有親奶奶這麼罵孫女的嗎?

汐月吃不上飯,做好了飯,只有別人先吃,最後留給她的都是鍋底下稀稀落落的底子,連半碗都不夠,看著女兒倒上水,把鍋裡邊沿的那些粘在上面的飯都刷下來,然後就那樣吃下去,含著眼淚吃下去。

那是刷鍋水啊。

喬建樹想哭,可惜沒人聽到他的聲音,這一次他想死!真正的死!不要這樣看著女兒受罪,可是他也做不到,不知道是閻王爺忘記了他,還是怎麼的,他成了孤魂野鬼,離不開汐月,只要他一離開汐月五米範圍,他就好感覺疼得死去活來,好像一雙手在一點一點把他的魂魄撕開。

於是他守在喬家,守在汐月身邊,有一天,汐月被打扮的幹幹淨淨,還不讓她幹活兒,只是讓她待在屋子裡,不讓出門。

他大喜,還以為父母終於明白了,這些不是汐月的錯。

他摸去了父母的屋子,結果他看到了誰,看到了汐月的親媽包月梅,汐月的名字就是從包月梅的名字裡來的這個月字,他興奮,他知道包月梅當初說過,只要他把孩子照顧好,有一天一定還回來把孩子帶走的,包月梅很愛汐月,汐月是她一手照顧到三個月才因為回城不得不走,兩個人離婚,也是因為這個。

喬建樹不能拖累了包月梅,為了包月梅的前程,如果不離婚,包月梅就只能留下這個鄉下,只能每天下地幹活兒,喬建樹捨不得,包月梅本來是下鄉的知青,因為被鄉裡的惡霸看上,要不是喬建樹救了她,包月梅就被人侮辱了,沒辦法喬建樹為了救包月梅,就頂著家裡的壓力,寧肯和家裡分家也娶了包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