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本事當然不是誰都有,林黛玉也顧不上羨慕,笑臉迎人,將下轎的一一請到裡面,由丫鬟們帶著坐到安排好的位置上。她這會兒也真的顧不上其他,裡頭戲臺子已經開唱了,大家吃著點心喝著茶,願意聽戲的人聽戲,不願意的就到暖房看花,各有各的樂趣。
賈府的幾位姑娘來得不早不晚,賈老太太強撐著也來了,在林黛玉的安排下,去了霍氏身邊坐著。兩家算是拐彎的親戚,霍氏對賈老太太還算是面熟,也稍微聽說過老太太的性子,念著林如海和林黛玉的面子,也沒有跟她多說什麼,笑笑打了招呼,就開始聽戲了。
倒是賈迎春幾個,跟著王夫人在劉氏身邊坐著,好一陣尷尬。
惜春年紀還小,也不耐煩聽這些家長裡短的,跟王夫人說了一聲,轉身就到花房裡頭去了。探春倒是想跟著,可迎春還坐著沒動呢,她倒是不好走,只能坐在邊上陪著,眼睛咕嚕嚕亂轉,隱晦的打量著今日的客人們。
從大面上看,倒是富貴雲集,只是探春心裡明白,這裡頭的人可都是來自不同的階層,因著林家的關系,才會湊到一起去。這滿漢向來不怎麼來往,可林黛玉卻能請到協領家的姑奶奶,以及履親王福晉的孃家人,面子真可謂是不小。
她暗暗在心裡頭盤算著自己的小主意,面上卻作無狀,喝茶聽戲,偶爾跟姐姐說兩句評詞。
好不容易林黛玉才將人都安排妥當了,霍氏見她忙完了,趕忙讓劉氏出來招呼。到底她才是個十歲的孩子,總不能是她自己出面來說這些場面話。
生辰嘛,吃吃喝喝玩玩,大家都十分盡興。開席的時候,還難得給林黛玉都賀了兩句。當然,這樣的場面絕對不僅僅是因為林如海的關系,更有甚者,還因為許家。別看如今許道郢只是在禮部當差,可他兩個哥哥可都是實權人物,而許家老爺子當初可是帝師,如今退下來了,可每年皇上都會有恩賞下來,是倍有面兒的人物呢。
不過,林黛玉也是個挺討喜的,褪去了從前的尖酸刻薄,她的聰明伶俐發揮到了極致。今日的宴席也十分成功,哪怕輕微有些許的瑕疵,可第一次就能做到這樣,大家都忍不住對她刮目相看。
至此,林黛玉也算是走進了京城交際圈內。
作為小主人,她只來得及跟賈老太太問聲好,聊了幾句,還未來得及深入,另一邊就有人找了。老太太想要趁機在人前宣告自己與林黛玉之間感情不錯的小心思被無情地打斷了,卻不好意思嚷嚷開,只能憋屈著。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許之嵩特意準備的奶油蛋糕還是派上了用場,讓這些土包子們都大開眼界呢!
香甜的奶油,新鮮的水果,加上各種可食用的裝飾,簡直就是讓在場的人亮瞎了眼。不過這個功勞並沒有落在許之嵩身上,畢竟,愛研究吃食這種癖好對一個讀書人,尤其是對外人設為勤奮好學五好青年的他不大適合。
只有六歲的杜威混在女眷裡頭,跟著姐姐,也就吃到了這個堪稱完美的蛋糕,馬上就動起了小心思。他爺爺的生辰也快到了,他要好好想想辦法,看看怎麼將這個奶油蛋糕的做法給學過來,到時候給爺爺一個驚喜。當然了,學會做以後,什麼時候想吃了也很方便呢!
還不知道有人惦記這自己的許之嵩,正跟林如海招呼著幾個同來的男賓,當然,大部分是跟他年歲相當的少年。
賈寶玉當然也在其中,雖然他很想很想到後院去跟姐姐妹妹們好好玩兒,可到底明白,這男女之別。好在他看著已經頗具君子範,風流倜儻的許之嵩以後,深覺有發展的可能性,賴在他身邊,東一句西一句,也聊得挺開心。
林如海跟陳太傅閑聊京城兩三事兒,以及討教各種經驗之談。好歹陳太傅在京城已經二十多年了,在這個位置上更是呆了三年有多,比自己這個菜鳥當然是好很多,林如海難得有機會跟陳太傅私下接觸,當然要抓緊機會。
杜家也不僅僅是杜威和姐姐來,杜先生還有兩個已經考完鄉試,正在沖刺會試的孫兒,也跟著一起來了。許之嵩自然也是跟他們閑聊考試的兩三事兒,算是討教,也是從不同人那裡瞭解科考的各種細節。
賈寶玉一開始還耐著性子聽著,慢慢地就開始覺得不耐煩,怎麼這個表哥嘴裡滿是經濟仕途,眼看著他剛剛覺得的俠骨仙風已經盡數散去,蛻變成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俗人,他有些嫌棄的挪了位置,離他遠了些。
他當然也能找到共同語言的人,陳太傅的二孫子倒是跟他聊得來。作為一個合格的紈絝子弟,陳公子當然深諳玩起來頭頭是道,賈寶玉更是聽得入神入迷。
等宴席結束了,大家打道回府的時候,賈寶玉窩在老太太的馬車裡頭,跟她說著自己新結交的公子哥。
這陳家的門楣當然是不錯,賈府要是能跟他們有來往,可不是件喜事兒。老太太一聽說是陳太傅的孫兒,也不管人家是個什麼情況就疊聲誇贊自己的寶貝孫兒:“寶玉真是厲害,這才吃會兒飯的功夫,就能跟陳家公子結交上了!”
說起來如今賈府能撐得住場面的真不多了,祖輩蔭封早晚會耗盡,等到了寶玉身上,不一定還有爵位。老太太只覺得找到了方向,陳家老爺子是太傅,他的兒子們都在外為官,而後宮也有陳家女,位份還不低。
“寶玉啊,好好跟人家相處知道嗎?”賈老太太隨口囑咐了一句,自己就開始臆想翩翩了。如果能攀上陳家,寶玉混個出身也不是難事兒,到時候宮裡頭的元春說不定能借著這個機會出頭呢!
而賈寶玉,跟老太太炫耀完之後,也就沒提及這個公子哥是陳太傅的二孫子。雖然陳二公子是庶子嫡孫,可在家不受重視,說話也沒什麼分量,陳太傅一貫都是放任不管。反正就是靠著陳太傅的名頭,在外頭混吃混喝罷了。
一個美麗的誤會就這樣産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