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年過完了以後,林如海的任職書也下來了,等開年走馬上任,也就忙了起來。林黛玉開始適應著京城的生活,與上上輩子大有不同的是,她如今是太傅家唯一的女兒,雖是喪婦長女,可這麼多年來,宮裡頭嬤嬤的教導也讓人高看了一眼。
自從林如海上任之後,遞到林家來的帖子多不勝數。其中,不少就是邀請林黛玉上門的。
許家與林家約好,等林黛玉二月生辰過了,就上門提親,於是,這樣的場合,都是劉氏帶著她同去的。
兩家人的交際圈子其實存在非常多重合的部分,甚至,許家還多一項優勢,那就是人丁興旺。
許老太爺與霍氏尚在,分産不分家,如今對外,許家還是稱為一家人。劉氏的兩位嫂子留下來的人脈關系需要她慢慢撿回來,她除了小劉氏以外,也樂意帶著林黛玉一塊兒。而賈府,賈老太太在得知林如海的打算之後,雖然有些氣憤女婿不跟她提前商量,可到底必須承認,這許家是良配。
除去許家的清名不提,這祖上也是列侯,而且許家人不是一味苦讀,非常擅長經營,頗懂生錢之道。
她雖然久未與京城上流貴族交流,可從幾個老夥伴的口中,也是打聽過的。必須承認,跟賈寶玉比起來,這許家的七少爺,真的是非常出色。如今馬上要參加鄉試了,聽說還拜了個厲害的先生,看著應該是能過。
等考過了鄉試,小小年紀可就是舉人了。哪怕不過,等再過三年考,也不過是十五六歲的孩子。寶玉跟他同歲,可還常常賴在自己身邊撒嬌,書更是讀不進去多少,倒是愛些風花雪月的玩意兒。
賈老太太原本覺得,自家是勳貴,祖蔭在,好歹也算是有門路,何愁沒個出路。可如今一對比,可是看出來了其中的大不同。
不過要讓孫兒去吃苦受累,寒暑不懈去讀書,她也捨不得。老太太坐在自己的屋子裡,尋思著是不是能找個門路,把她的寶貝孫兒塞到國子監去,好歹混個出身,不至於差了旁人這許多。
這一尋思,她就讓心腹去林家,想請了林黛玉來小住幾日,趁機跟她說說自己的打算,也讓林如海出出力。
林黛玉可沒心思理會這些人,她正跟著劉氏認人呢。
上上輩子在賈家住著,從來沒有外出應酬過,好歹上輩子被許嵩的母親劉氏帶著見了許多上海的達官貴人,倒也習慣這種場面。加之教養嬤嬤的悉心指導,如今的她,看著倒是比其他人多了幾分靈氣。
有些與劉氏交好的夫人見狀,暗暗在心裡點頭。這許家老七如此出息,竟這麼早就給定下來了,雖說許林兩家是親戚,可也要這女孩兒過得去,這劉氏才會如此啊。
於是,許多人湊過來,劉氏也不計較,緊著自己相熟的,一一給林黛玉介紹。
這個場面可謂是極其熟悉的,小劉氏在邊上看著也感慨非常。曾幾何時,她也是這般,跟在劉氏的身邊。小劉氏是劉氏的表侄女,跟許之彥算得上是青梅竹馬,相熟的人家也差不多,倒是沒什麼特殊的感覺。
如今她看著林黛玉的應對,好感度蹭蹭蹭往上漲。先前她從霍氏口中得知林家這門親戚時挺高興,當許之嵩與林黛玉要定親訊息傳到她耳中時,她還特意讓人去查了查林家這位姑娘的性情,倒是沒看出來,這麼伶俐。
這樣的人作為妯娌,她也省心很多呢!
“大嫂,可見著你了,穎兒如何了?”劉氏拉著孃家大嫂,問道。她侄女劉穎兒嫁人多年,好不容易有了孩子,前幾日才生下來,大家都關心得很。她前幾日得了訊息,卻還未來得及回孃家看看,如今見到孃家大嫂,可不是要趕緊問問。
劉夫人倒是很高興,忙給劉氏道喜事兒:“生了個男孩兒,個頭很足,身子也康健,可把我們大家高興壞了。”她笑得見牙不見,榮升外祖母的她,心情可好的很呢。
“這下可好了,這麼些年,也算是熬出頭了!”劉氏感慨道。她與哥哥年歲相差有點遠,嫂子進門時她還小,幾乎是在嫂子的看顧下長大的。等她嫁了人,跟著許道郢去了山東,跟孃家聯系也沒有拉下。
侄女多年未孕,都快成心病了,好不容易有了這個孩子,她原本還擔心侄女年歲漸長,不知道能不能順利生下孩子。這下可好,順利生了個男孩兒,腰桿子能挺直了過日子了,真真是件大喜事兒。
劉夫人忍不住熱淚盈眶,還得努力控制著不讓眼淚掉下來:“可不是,因著大師批命,說是要給孩子積福,不讓大辦,穎兒與女婿商議了,這洗三隻請了幾位親近的人,滿月也不辦了,等孩子周歲了再好好慶賀。”雖然劉夫人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這個喜訊,可為了孩子,也得忍著:“我正想著明日打發人給你送喜蛋呢,聽說可是個好意頭的東西。”她下意識看了看小劉氏,到底沒說出口。
小劉氏嫁進許家也挺多年了,除了頭胎的女兒,還未有第二個,可不是讓人憂心。
劉氏倒是不介意,“那敢情好,我說怎麼沒人來給我說說呢,這是玉兒,來,給你認識認識,小七的未來媳婦兒。”她直接介紹道,“老太太正籌備著,等著過些日子就走了禮。”
當然,年前兩家人見了面,年節的時候已經是按著未婚夫妻的禮數來走的。眼前的大嫂與她關系近得很,既然兩個孩子算是定下來了,說出來也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