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章節報錯
日子過得挺快的,就在林如海與許道郢書信往來,交流兒女婚事的時候,許之嵩也仗著過了明路,光明正大帶著林黛玉往莊子上跑。
兩次的穿越對林黛玉的影響是很大的,在上海的時候,她跟許嵩之間,已經算是彼此瞭解,更有甚者,已經交心到可以直接進入夫妻生活的狀態了。而如今,兩人同為這個時空的異類,都有奇遇,更加惺惺相惜,共同話題也很多。
有時候,跟許嵩聊聊自己的一些心事,反倒覺得挺放鬆的。
正好,許之嵩請求了先生之後,爭取了不住宿的特權,每日都能回一趟莊子。而林黛玉也時常到莊子裡頭,兩人湊在一塊兒,慢慢培養共同愛好。
在莊子住久了,看多了農作物,難免有所感觸,林黛玉也自己種了幾棵樹。如今的她,已經不再是那個會為了落花憐惜而吟詩作賦的人了,反倒是因為看到了佃戶的艱難耕作而有所感觸,反正她空間裡頭有不少書籍,而且這個莊子本就是許之嵩買來做實驗用的,於是,林黛玉讓莊頭給劃了一塊試驗田,還要了兩個半大小夥子作為手下,開始了自己的試驗生涯。
許之嵩樂見其成,忙活自己的試驗同時,偶爾也會關注一下林黛玉的進度。偶爾,他也會將林黛玉當成助手,使喚著,反倒讓她也生出了幾分興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跟許之嵩在一塊兒的時間長了,現在林黛玉只要接觸了新鮮的東西,或者她之前不曾瞭解過的,總能生出幾分興趣來,還帶著幾分鑽研精神呢。
這一天天過著,春去秋來,又是一年收獲季節。林黛玉改良過的肥料,以及更新版的耕種方式,讓整個莊子的收獲提升了不少。這些在試驗田裡頭已經成熟的經驗累積,普及到整個莊子以後,效果還是十分顯著的。大家對林黛玉歌功頌德的同時,也讓她開始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這些方法的推廣。
自然不能讓許之嵩出面,畢竟,他們如今也還只是半大孩子,完全不能取信於人。而在許之嵩的操作下,這些分別送到了許道郢和林如海的手中,至於他們兩個會如何操作,那就不是他們該關心的事兒了。
在林如海的堅持下,許道郢已經著手開始準備兩人的定親事宜,而他,也在今年的童生試中初現鋒芒,嶄露頭角。年僅十歲的許之嵩,以第一名的成績,力壓眾多競爭者,成為書院的驕傲。
許道郢已經在山東呆了六年,如今,也該是到了動一動的時候。而林如海的任期將至,勢必也會到京城去。今年年節,成了雙方長輩會面的最佳機會,而林黛玉與許之嵩的定親事宜,也會成為重頭戲。
而這一切,在霍氏的堅持下,順利地按照她的期待進行著。
上京城也就意味著,即將要面對賈府的人們。雖然林黛玉已經放下,可時過境遷,想起往事,一樁樁仍然歷歷在目。以往的種種,她還是頗有感慨。
九歲的林黛玉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如今正抽條的小身子初現女子的柔美,哪怕還是小平板的身材,卻掩不住出色的氣質。加上這幾年來,許之嵩和林如海的實力嬌寵,她成功長成了一個小可愛,性格溫婉中帶些狡黠,鐘靈毓秀,簡直就是畫中走出來的仕女,惹人憐惜。而屠先生的現身教學,也讓林黛玉的性格多了幾分疏朗,少了那些鬱郁憂愁。
哪怕她母親早逝,家中並無主持中饋的女性長輩,可江南一帶卻無人敢輕視這個巡鹽禦史府的千金。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請得到當代大儒為師,宮中一司主事為教養嬤嬤,甚至,還有屠先生的大名遠揚在外。
更重要的是,在許之嵩的幫助下,林黛玉交了好幾個閨中密友,都是如今江南一帶金字塔頂端的人。這些貴女的口中偶爾傳出來的一兩句好話,足夠讓她的名聲往好的方向發展。許之嵩以一個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保護著他的女孩。
中秋剛過,秋雨未落,秋高氣爽,這天一大早起來,許之嵩就開始忙碌著今日出行之事。這可是很早之前就已經約好的秋遊,天氣這麼好,怎麼能辜負呢!
廚房裡,林黛玉在林媽媽的幫助下,努力學著將桂花糕捏成花瓣的形狀,並用模子刻了好幾個裹了豆飯的艾草稞子,還有剛剛出鍋的粉紅色桃花酥,一同裝進黛色食盒中。青綠粉黛,看著就已經是一種享受。
“姑娘,再帶一罐桃香雪芽吧,表少爺喜歡喝。”採晴幫著用裁好的絹布將食盒包起來,四角露出來的繡花,襯著黛色食盒上的刻紋,好看極了。
採曉一個沒忍住,翻了個小白眼,這採晴的腦袋是有坑吧,姑爺稀罕什麼,姑娘自己難道不知道,還需要她多嘴?!是在顯擺自己的能耐吧!
她一個錯身擠開了採晴,“姑娘,今日還有好幾位姑娘同去,不如將那十二道蜜香都帶過去,再帶那套霞光飛的茶具。到時候在山上取清泉水,烹煮過後,正好能請他們共賞。”
這十二道蜜香可都是姑娘親手採摘的茶葉,在屠先生的幫助下或炒制或酵制而成的茶葉。除了老爺和表少爺那兒送了一些,剩下的也僅有兩盒罷了。而霞光飛這套茶具,是姑娘與表少爺共同繪制的圖樣,交由家中的窯場燒制,僅有這一套十件,甚是難得呢。
這一次的秋遊,大家都會帶一些親自動手製作的東西去分享,採曉不是第一次幫林黛玉準備,說起來頭頭是道。
林媽媽沒好氣地點了兩個丫頭的腦門,“行了,這事兒姑娘自會安排的!”她哪裡不知道這些小丫頭的官司,卻不大理會,看著東西備好了,就帶著兩人往外走,拂琴和拂棋已經將出行的其他東西準備好了,正等著呢。
許之嵩換好了衣裳,吩咐清羽清陽收拾好東西,帶著兩人往外走,正好跟從房間出來的林黛玉彙合。“快些走吧,估計他們該出發了。”雖然他們在莊子裡頭出發,會比其他人近一些,不過,能不遲到,還是不遲到的好。
此番秋遊的地點在姑蘇城外一座無名小山上,正好潘如安家的別院坐落在這兒,還帶著一個不小的獵場。他爹是江南駐軍一把手,跟許之嵩交好的關系,順帶著自家兩個妹妹,感受一下文化人的薰陶。
許之嵩並不是一個有門戶之見的人,可沈家的門庭擺在那兒,加上姻親林家的關系,書院與他有共同語言的,也不外乎是書香世家,亦或是勳貴子弟出身。此番出行,是許之嵩發起,相邀的也都是他的至交,而林黛玉,也有自己的交際圈子。蘇州知府家大公子沈若鈞以及他的兩個妹妹,沈茹蘊,沈茹菡;聖上妹妹七公主與永安侯蔣霄的兒子,蔣嶽曉。當然,還有林黛玉邀請的兩位閨中好友,姜家莛嵐,陳家蕭湘。
男孩子有男孩子的活動,女孩子自然有女孩子的活動。林黛玉下馬車的時候,正好遇上了姜莛嵐帶著表妹陳蕭湘,笑嘻嘻地迎了過去。要說這麼多人裡頭,跟她最投契的就數姜莛嵐了。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女孩子,而且沒有外力作用,能長成她如此爽朗的個性,也算是件讓人覺得神奇的事情。
“阿嵐,快來!”林黛玉直接拋下許之嵩,提著裙角往姜莛嵐的方向跑去。後頭綴著的採晴和採曉趕忙快步跟上,林媽媽慢了一步,看著自家姑娘的樣子,有些好笑地搖搖頭,卻沒有出聲阻止。
難得林黛玉如此高興,她也頗感欣慰呢。
這兩三年的時間裡,林媽媽覺得自家姑娘的變化極大,當然,令她安心的是,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的。
許之嵩看著林黛玉與姜莛嵐湊在一起,小兩歲的陳蕭湘跟在後頭,而那邊迎來的正是潘如安的兩個妹妹。於是,也不管女孩子家的私話,徑直帶著清羽清陽,往另一處走去。亭子的空間自然是讓給這些女孩子,她們在這一片上撲蝶也好,賞花也罷,他可不耐煩在這兒待著。
環繞著小山的溪流正好從這兒穿過,經過人工種植的柳樹成蔭,秋日裡也不見枯萎,仍舊鬱郁蔥蔥,伴著清流小溪,賞心悅目。而臨時搭建的炭爐裡頭,炭火熊熊燃燒著,備好的食材都等著大家動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