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許嵩,應該說是許之嵩在適應了新的身份之後,開始朝自己的新目標努力。
他爹那是不指望了,倒是他祖母,還能想想辦法。聽說祖母跟林黛玉的祖母甚是相熟,祖母剛剛嫁過來的時候,也就是她多有照顧,才能如此順利在許家站穩腳跟。許之嵩想來,自己多籌謀一番,時不時提一提林家,或許能改善兩家的關系,到時候他應該就能如願見到林黛玉了。
當然了,許之嵩也在不斷探尋其他可能,比如,他爹不是十分想要把他送進書院嘛,本朝最好的書院可都在江南呢。他暗搓搓的想著,要是他爹肯把他送到江南的書院去,他也不是十分排斥的。
就在他適應自己所在的環境的同時,揚州城裡,巡鹽禦史府上卻是白幡高掛。
賈敏終究是沒熬過去,在三日前病逝了。她從兒子逝世之後身子一直不好,這病前前後後也拖了兩三年的時間,大家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也沒太悲痛。
林黛玉小小的人兒,穿著麻布衣裳跪在靈前,有些呆滯。她原本以為自己來了之後能有所改變,卻不曾想,事情還是按照她記憶中的走向一步步往前,除了悲痛之外,還有力不從心的痛苦。
林如海尚有官職在身,加之揚州鹽務有變,只放了一個月的假期。當他看著妻子躺在冷冰冰的棺木中,神色平靜,心中卻是無比悲痛,加之女兒小小的身子跪在邊上,更讓林如海不知所措。
事兒是一件接著一件,蜂擁而至。
因著賈敏此番去的急,通知賈府後,待人來了,已經停靈期至,準備下葬。揚州到姑蘇本家並不遠,林如海自然是要親自走這一遭。甚至,他還起意讓林黛玉留在姑蘇本家,好好給賈敏守孝。
他盤算過了,林氏一族人丁不旺,嫡枝是確無所依,可旁支裡頭,還是有幾位能靠得住的。江南較之京城,風氣還是好一些,林如海想著,重金給女兒聘一位女先生,好好培養著,也免了喪婦長女不娶的困擾。
只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岳母派了她的心腹來,說是一定要將林黛玉接到身邊去教養著。聯想到賈敏嫁給了自己之後,除開他剛開始在京城為官的時候還能時常回家看看,來了揚州後,就再沒回過孃家。而林黛玉六歲了,也未曾見過外祖母以及其他親戚,實在是有些過意不去。
就在林如海十分糾結的時候,賈雨村又提及要離開到別處謀官。原本林如海是想著,學識方面有賈雨村,他只需要再給你林黛玉準備一個教養媽媽便是了,不曾想,如今這先生也要跑路了。
他宦海浮沉多年,做人還是有點章法的,好聲好氣跟賈雨村談過,答應給他寫舉薦信,甚至給他拿了幾張自己的名帖,做足了工作之後,才來放下心來,轉身憂愁自家的事兒。
就在林如海遲疑不定之時,許家來信兒了。
這可把林如海嚇了一跳。他這外祖家自從母親去世之後便甚少往來,親舅舅命短,早已不在了,剩下一個小姨遠嫁雲南,幾乎已經斷了音訊。這回來信的卻是已經跟自己鬧掰了,曾經的好兄弟,表兄許道郢。
看著這別扭的話語,得知他的兒子正往江南來,等著要自己幫忙給尋個靠譜的書院,甚至,希望自己有空多加教導。許道郢講述著自己的無理要求時,字裡行間的關心卻表露無疑,讓林如海不免想到當初那個口是心非的人,很是感慨。
不過在得知這是許道郢第七個孩子時,林如海還是不免心裡一酸。他與許道郢年歲相當,可他的大兒已成婚生子,自己的女兒卻還懵懂可憐。林如海暗暗在心裡琢磨,起了一些小心思。
在得知妗娘給自己送來了兩個宮中放出來的教養嬤嬤時,林如海心裡還是十分熨帖的,勉強回信一封,算是應下了許道郢的要求。
姑蘇老宅雖然年久失修,可守著的都是林家世代忠僕,林黛玉在這兒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心。甚至比她在揚州待著的一年都要開心很多。
王嬤嬤養病,林黛玉做主給她送了一大筆銀子,算是養老錢,之後便不叫她再來了,連帶她的女兒香香,也藉著要成婚的理由,遣了出去。林媽媽見林黛玉身邊只有自己和四個小丫頭,雖說粗活都有婆子幹,可還是覺得不大放心。於是,特意跟自己的婆母要了兩個□□好的丫鬟,放在林黛玉身邊伺候著。
這兩人來了之後,可以明顯感覺,林黛玉的生活檔次上升了不止一個。
作為林家的定海神針,林管家的婆娘姓古,大家都叫她古嬤嬤。古家是林家世僕,傳到古嬤嬤這一輩,就只剩下她跟哥哥古大福了。古大福守著姑蘇老宅,而古嬤嬤在林黛玉出生之後,也回到了老宅裡。
從六年前就開始養著的四個丫鬟,如今已是亭亭玉立,十四歲的青蔥年紀,正是得用的時候。兩個送到了林黛玉這兒,兩個送到了林如海身邊,古嬤嬤的任務圓滿完成,便跟著林如海,準備接替內宅大管家的位置,將林家後院的事兒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