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決定古國命運之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中州的東城門,便是正面紅楓渡,因為地勢的緣故,整個官道也算是九曲十八彎,沿途多沼澤,湖泊,不善於大軍作戰。
東方在這條官道上做出了大量的部署。
所有計程車兵均是左臂纏著白色的絲巾,意味著決死一戰的決心。
每一個彎道上,都部署著大型的弓弩,並配有大量的弓箭手,投石機。
至於隘口,便是屠人廣的大軍鎮守,他們是第一道防線。
沙盤已經搬上了城牆之上,鐵血大旗獵獵作響,遮天蔽日。
天氣放晴,眼光照在雪地上,白的晃眼。
“傳令,炸燬攔河大壩,屠將軍做好防護措施,以沙袋添震隘口,擋住洪水。”
“隘口之上的箭手,等到洪水過後,狙殺落水的倭人,並用大型的投石機轟殺敵船的主船。”
城牆之上的大旗揮舞,這是旗語,也是號令。
同時傳音石,將訊息層層傳達到萬里之外。
倭人的戰船已經遙遙可見,一片陰影,橫擔在大江之上,劇烈的轟鳴聲,即便遠隔千里也如同雷鳴。
這便是倭人擁有的先進的煉器技藝,大量的運用於日常和戰鬥之中。
數千的戰船,彼此之間用鐵鏈相連,形成一塊一塊的移動陸地,戰旗迎風。
萬里之外,隨著一聲巨響,整個古國都在顫抖,滔滔江水捲起百丈巨浪,翻滾而下,咆哮,怒吼。
攔河大壩的作用本身便是讓江水風流,一部分流進洛風古國,貫穿整個古國的內陸,從而形成大小的溝渠,河流。
隨著攔河大壩被炸燬,水流更急,千軍萬馬之勢。
再加上地勢的原因,水流就和積雪一樣,越滾越大,濁浪滔天。
江面上,水流本身很急,行船更是艱難,再加上倭人的戰船彼此捆綁在一起,即便動力足夠,速度依舊不會太快,按照正常的速度,估計是兩日不到便可以抵達紅楓渡。
現在都是在和時間賽跑。
東方善於推演,計算水流的速度,結合倭人戰船的速度,從而推演洪水到來之時,倭人的戰船剛好臨近靠岸。
紅楓河寬有萬里以上,上游的大壩即便被毀,形成的巨浪必然有限,不會影響整個江面,但是靠近看日山脈這一邊必然會受到劇烈的波及。
這是地勢決定的。
各自都在嚴陣以待。
紅楓渡駐紮的十多萬倭人雷響戰鼓,響應大軍。
屠人廣不動如山,手持一柄巨劍,站在陣列的前面,後面便是一人高的盾牌陣,身後是沙袋築起的防禦牆。
是夜,燈火通明。
東方一直坐鎮城牆之上。
四面八方的訊息不斷傳來。
虎口峽外的大月國集結百萬熊兵,似乎在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