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明的好手藝大家都有目共睹,之前劉小梅結婚時候,婚房的小燈籠就是他編制的。

“好的,嫂子。只是一棵竹子就能做好多呢。”胡明明憨笑。

“反正也有時間,你可以多做一些,小梅也可以跟著你學。這樣拿到供銷社去賣,多少能補貼一些家用。”方菲解釋。

“這也能賣錢?”劉小梅很詫異。

“能啊!編些小動物或者手槍,還有裝著滑輪的小汽車……這些孩子們喜歡,自然能賣錢。”方菲一一例舉。

“這不好吧?嫂子,我編出來,送給孩子玩就好了。”胡明明也覺得不合適。

“有什麼不好的?”方菲挑眉,“你這是用手藝賺錢,又不偷不搶。價格賣低些,慢慢攢著。”

兩人的工資,加起來也就一百,要養兩個孩子,還有兩位老人,以後還會有自己的孩子。胡明明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些,只是在他看來,實在是沒有來錢的路子。

方菲這樣說,也是看兩人陪著自己閑著,倒不如找些事情做。她以後自然也是要找機會賺錢的,拿死工資實在是讓人沒有安全感。

劉小梅被說得心動了。“胡明明,我們就試試唄,菲菲說行那就行。”

胡明明點頭,拿起砍刀上山了。

不到二十分鐘,他就扛著兩棵竹子回來了。

方菲已經在紙上,將自己所知道的玩具畫了二三十種,都惟妙惟肖。胡明明看了後,很有自信地在院子裡鼓搗起來。劉小梅就在一旁給他打下手。

二老午睡後下樓來,看到這番情景,也過來湊熱鬧。江風說可以用竹子編些藤椅、躺椅,這樣家裡老人大部分都需要,也好賣。郭明真說可以編些提籃、筐,也是居家必備。

方菲一聽樂了,她方才的確沒有想到這些。看來,會一門手藝,真的很重要,觸類旁通,只要肯幹,就能換錢。

等陸守時下班回來,院子裡已經擺了不少成品了,都是造型可愛、精緻小巧的小玩意兒。

聽說他們打算放到供銷社去賣錢,陸守時搖搖頭,“何必舍近求遠,放在門崗那裡賣,反正他們也一天天閑得慌。”

“這樣好嗎?”大家都很質疑。

“有何不好?那裡出出進進都能看到,可以說是很好的攤位。”陸守時一本正經,“你給他們讓兩分的利,保準賣得快。”

“這……這不會有損他們的形象吧?”方菲遲疑。怎麼說,人家也是正正經經的軍人呀!

“他們的工資低,兩人的家庭條件都不是太好,孩子也多,適當照顧些沒事的。”陸守時笑道。

兩個白天值崗的戰士都是在任務中受過傷而且年紀較大的,原本是要退伍回農村老家,卻被陸守時給留了下來。

這話一出,胡明明首先就放了心。“好的,首長,您給定個價吧。”

陸守時也不推辭,給每樣東西都定了價,胡明明連忙用本子記錄了下來。

“你先做著,等我明天跟他們打個招呼,下午你再將東西送去。自己先記筆賬,做生意要明明白白。”

陸守時緩緩地說著,胡明明只有點頭的份兒。當下,劉小梅去胡明明家做飯,方菲也跟著二老和陸守時回去了。胡明明還在忙碌著。

“菲菲,你這主意真好。”當著二老的面,陸守時毫不吝嗇地誇獎著自家媳婦兒。

“真的嗎?我還以為你會說我胡來呢!”方菲笑道。

她可沒說謊,雖說現在都在講改革開放、搞活經濟,但人們的思想還是很保守的,尤其是規矩很嚴的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