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福官(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五,乃是劉皇帝與賢妃所出的第五子,劉啟,被石頭趕出院子後,便一溜煙的就跑回去給他爹說稀奇去了,“父皇,太可樂了,哈哈…”
皇帝正和賢妃品茶呢,微微笑道,“看來跑出宮一天,找到的樂子不小啊…”
“給父皇請安,給母妃請安。”劉啟打了個千,嬉皮笑臉的請完安,道:“父皇,母妃,這事稀奇極了。”
“啟兒,”賢妃慈愛的笑著,“到底是稀奇還是可樂?”
“又稀奇,又可樂!”笑呵呵道:“明兒不是放榜嘛,我就跟二哥去瞅今年錄中的人都咋樣,不是無聊嘛,我就想了,有連中三元的,那有沒有連中榜尾的啊?於是我就查了,哈哈,猜猜看,怎麼著?”
“怎麼可能有連中榜尾的,”賢妃笑道,“院試榜尾的,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考中舉人的,更別說鄉試榜尾的考中貢生了…你這腦袋瓜子一天到晚的都在想啥啊…”
“不知道了吧?他偏偏就有啊!”劉啟拍了一下巴掌,興沖沖道,“益州的,才17歲。”
賢妃奇了,“不會吧?”
“千真萬確啊!”劉啟笑道。
皇帝嚴肅了,這十之八九涉及到舞弊了…
“父皇,沒舞弊,沒舞弊,”劉啟太瞭解他這父皇了,忙道:“我當時就給二哥說了,二哥一聽,就想到舞弊上了,和四位主考一起,調出這人的資料,詳細看了,說來還真奇,四位主考說,他院試的水平說實話,屬於可上可下,錄也可以,不錄也可以,錄是運氣,不錄是命,他鄉試的水準嘛,思路很寬闊,很是言之有物,只是文筆不佳,但是,那年他的主考官是劉守仁,劉大人,劉大人是最不喜歡華而不實的,看重的是立意,錄他倒也說得過去,換個主考,他肯定落榜,今年他的會試卷子,也是勝在破題的角度上,文筆也是平平,四位主考研究了半天,才定的錄取的,沒想到他竟然院試、鄉試都是吊尾巴的…”
“喔,是嘛?”皇帝詫異極了,“還有這等事?”
“是啊,奇怪吧?呵呵”劉啟笑道。
“皇上,此人運氣可稱極佳,”賢妃笑吟吟道:“恭喜皇上,我大夏多了員福官呢。”
“更有趣的還在後頭呢。”劉啟手舞足蹈道,“我按捺不住,想去看看這個運氣極好的人是啥樣,按他登記的地址找去了,父皇,母妃,你們猜,怎麼著?”
“別賣關子,快說。”皇帝笑道。
“比我高兩個半頭,身高起碼丈尺,虎背熊腰,好似個大鐵塔似的…”
“這不是該習武嘛,怎麼習文了?”賢妃抿嘴笑道,“真是稀奇。”
“這還不算稀奇,稀奇的是,他正在納鞋底,哈哈…”
皇帝剛喝了一口茶,撲哧一聲,給全噴了,“怎麼可能,你是不是弄錯人了?”
“沒錯,我專門問了的,就是他本人,我還問了,你腳那麼小啊?”劉啟背起手,跺了兩步,學了學石頭的神情,“給我媳婦納的。”
然後皇帝氣息剛平穩,又岔氣了…
賢妃也咳個不停…
皇帝對於人才還是很重視的。
人才,一是有才,二嘛,得有福。
天下懷才不遇的人多了,際遇這東西,還是讓皇帝很信的。
因此,石頭在皇帝眼裡便是個福官了,這運氣,幾十年怕也只出得了一個。
於是,石頭便在皇帝面前掛上號了。
放榜後,皇帝和大臣們嘻哈了一番,就今年的貢生質量自我吹捧了一番,給自己莫名增添了諸多名譽後,心滿意足了,這才將劉守仁給召進宮,“三年前你到益州主持鄉試,對一個叫石宜和的考生可有印象?”
為了保險起見,皇帝打算探探石頭的人品。
劉守仁微眯眼,想了會兒,搖搖頭。
皇帝又將石頭當時的考卷給他,“就是最後一名的。”
劉守仁一聽最後一名,也不看卷子了,“有印象,皇上,此子見識過人,大開大合,格局很寬,更難得的是,看問題一針見血,只是深度有所欠缺,文采差了些,但放榜後,得知他才13歲,臣甚是吃驚,若好生加以培養,實乃我大夏之福,本想在他前來拜會時,告誡他幾句,要沉寂下去好生讀書,不要急著赴考,若是過個三五年,他必為院試頭名,早早赴考,於他其實不好。”
皇帝有些不悅了,看來這個人是沒聽進劉守仁的話啊,皺了皺眉頭:“他怎麼說?”
“臣未見到他,他父親在放榜日病逝了。”劉守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