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惠率領眾人趕到現有長城的盡頭時,那兒停著二輛馬車,孔山與一個穿著華麗的富豪正在有說有笑地聊著天。

常惠趕緊上前報到,“稟軍侯,卑職奉命趕到。”

孔山便介紹道:“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一位是李老爺,我們這一段的長城都是由他負責修造。這是常惠,第六燧的守燧長,第六燧範圍之內的質量監造都由他實際操作,我就掛個名的。”

常惠一聽,便上前與李季打了個招呼。

“客氣了,孔軍侯,朝廷把修造長城這麼艱鉅的任務交給了你、我,希望我們齊心協力,在朝廷預定的工期內圓滿地完成。”李季的臉上堆著笑。

“李老爺說的極是,你們都聽到了嗎?今後,李老爺有什麼要求,只要不違反原則的,就應該互相配合,一切以朝廷的任務為重。”孔山很是圓滑地把球直接踢給了常惠他們。

常惠只得點頭答應,他知道,能夠承包這麼大工程專案的,背後一定是大有來頭的。

“走,我們也別光在這兒站著了,我先帶你們去看一看吧。”李季邊走邊聊道:“我找占卜的看了一下,下個月的十二是個黃道吉日,適宜開工動土,我們就定在那一天奠基典禮,正式開工。現在啊,我們的人都是在做開工前的準備工作。一部分人,在山上採石頭,還有一部份人,在挖窯燒磚。你們說,先去哪兒看?”

“採石頭沒有什麼好看的,我們先去看制磚吧。”孔山道。

於是,李季便領著孔山、常惠沿著山間小道轉了一下,來到一處黃土高坡前。

只見以前十分偏僻的荒原,這會兒堆滿了勞動的人群,有的人身上穿著赭褐色的囚衣,衣衫襤褸,正在工頭的監視下不停地勞作著。有的在劈柴,做燒窯用的燃料;有的在挖土。這秦磚的取土也是一門學問,燒磚用的土壤取自地表下二尺深的古土壤,這層土壤的顏色要比地表土深。後人研究,它形成於大約八萬至十二萬年前。當時,地球氣候溫暖溼潤,豐富的生物作用使這時期形成的土壤柔和而有粘性,是燒製磚瓦的上佳材料。只是不知道當時的秦人是怎麼知道的。

這挖掘出來的粘土,還要經過人手工粉碎、過篩,去掉土中的雜質,只留下細密的純土,然後才能進入下一道環節攪拌。

有囚徒挑來一擔一擔的水,倒入純土滋潤,然後反覆攪拌,或用力踩踏,使其變成稠泥,增加泥土的粘性。人力翻泥、攪拌大致要經過五到六遍,直到將黃泥土真正弄成熟泥,才又進入下一道工序制磚。

制磚的師傅們製坯之前,要在木模下的地下灑一層細沙,以防泥與地面粘連,影響磚的外形質量。然後再將和好的泥巴翻填進木製的製坯模中,壓實後,用鐵線弓颳去多餘的泥,再用帶有紋飾或者文字的模板用力一按,敲出來就是磚坯。

常惠知道,這就是歷史上頗具盛名的秦磚的磚坯。還是在上中學的時候,他曾隨父母去西安的秦磚漢瓦博物館看過。那博物館裡的秦磚,顏色青灰、質地堅硬。敲之有聲,斷之無孔。深埋地下二千多年不壞,被人稱之為鉛磚,由此可見其質量之高。

不過,博物館中的磚紋飾有幾何紋、龍紋、鳳紋,也有的帶有文字,並輔以龍鳳圖案裝飾。秦磚瓦的文字,多為戳印文,刻文極少。戳引有陰文和陽文兩種,其中以陽文為最多,字型以小篆為主,有些介於篆隸之間。

秦磚上之畫像,多以雙龍陰陽交會、瑞虎、祥鷺、仙鶴等祥瑞圖為主,兩邊配以田形紋、回形紋、日形紋多種紋飾組成。圖紋精妙、極盡變化,誇而不飾,飾而不誣,氣韻生動。

這兒的磚坯並沒有出現畫像秦磚,而是僅僅以簡單的米格紋、太陽紋、平行線紋、小方格紋等圖案印在上面。畢竟這是修長城用的,沒有必要搞得象宮殿那般奢華。

磚的側面還印有五個小篆字,常惠仔細一辨認,上面赫然印著:軍侯孔監造。古代很早就建立以物勒工名為主體的質量責任體系。“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

這一套制度在商鞅變法時,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強制工匠要在兵器上刻下督造人的名字,造城牆,都會在城磚上物勒工名,一旦發現產品的質量問題,負責產品質量的官員“大工尹”將對不合格產品“按名索驥”,追究處罰相關責任人。

秦國能以富國強兵之勢一統天下,這種相對比較完善的產品追溯制度,功不可沒。

漢承秦制,“物勒工名”制度不僅逐漸成熟,而且建立“質量檔案”——骨籤。需要完整地記錄著官營機構製作的器物、修建的工程的製作日期、生產機構、官員名字、監造官員、工匠名字和數量,以及器物或工程編號等。這也是常惠後來的日常工作之一。

孔山笑著對常惠道:“你看,我的名字都刻在磚上了,這磚要是出了問題,我可是第一責任人,你們可得幫我把眼睛睜大點。”

常惠連忙點頭,“卑職明白!”

那些脫模後的磚坯馬上就被人搬運到背陽處放置起來,堆成一人來高,上面還用茅草蓋了起來。它們要在這兒陰乾,以防曝曬使磚壞出現裂紋和變形。直到磚坯完全乾燥後,才能入窯燒製。

在靠著山腰的地方,有工頭正指揮著囚徒在挖窯洞。

李季對孔山道:“孔軍侯,走,我們過去看看那窯洞挖得怎麼樣了!”

常惠跟著他們來到窯洞前,馬上有工頭過來打招呼了。

“嗯,窯洞都挖得怎麼樣了?”李季問道。

“回李爺的話,我們已經挖好五個窯了,每個窯可裝一萬磚,一次就可出窯五萬磚。”那工頭說道,“李爺請放心,我們保證誤不了工期。”

“下個月的十二,我們便要進行奠基典禮,正式開始施工。你這兒能保證到時候有磚可用嗎?”李季道。

“下個月的十二?我這兒麥草、松枝、石塊都準備好了,過兩天便可裝窯了。燒製的話,只要半個月,出窯再有個二三天,下個月的十二我可以保證有磚可用。”那工頭說道。

“那就好。”李季點了點頭。

喜歡大漢好男兒請大家收藏:()大漢好男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