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變故(一)
章節報錯
常惠連忙放了桑麗華,對柏禮鋒道:“好,我這就去。”
常惠一邊走,一邊問柏禮鋒,“東家找我有什麼事嗎?”
柏禮鋒道:“這個我不太清楚。不過,昨天少東家忽然問我怎麼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的庫存,我跟他說了,那些都是從桑記買過來的。後來,少東家也就沒有多問什麼走了。今日周老爺又過來找我,問起了此事,還問你去哪兒了。我跟他說,你剛好有事回家了,他就讓我來找你一起去他家。”
常惠一聽,頓時心中已明白了,一定是為自己買了桑記的絲綢一事。不過,在此事上,他覺得問心無愧,也就坦然了。
兩個人進到了周府的會客廳,常惠打量了一眼,周松父子都在,張夫人也來了,更奇怪的是徐縣令居然也在。可以說是整個週記作坊的董事會的人全都到齊了,看來今日一定是為了此事召開第一屆董事會會議的了。
常惠趕緊一一打了招呼,到了周和跟前的時候,看到了周和臉上不懷好意的笑容,常惠心中暗自提醒自己,他們如此大動作,看來必是針對自己而來的。不就是用了週記的大額款項沒有經過他們批准同意嗎?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真要是撕破臉了,頂多就是這個作坊掌櫃不幹了唄!
周松還是跟往常一臉的笑容,甚至跟常惠開起了玩笑,“常大掌櫃,這新婚的滋味如何?”
常惠憨厚地笑了笑,應道:“還好。東家找我有何事要吩咐?”
周松道:“本來也不想打擾你的新婚之喜的,只是聽我家和兒說道,作坊裡一下子增加了好多的綢緞,還不是我們作坊裡生產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啊?”
常惠心中早有對應之策略,不慌不忙地答道:“確有這麼一回事。這些絲綢都是我從桑記買過來的,一共是五百萬錢。”
徐縣令一聽,打斷了常惠的話道:“這桑記是我們的老對手的了,我們怎麼還能從他那兒進貨的呢?”
常惠道:“這桑家遇到了一點麻煩,急需要現錢。我就狠狠地宰了他一筆,讓他每一匹布都虧損了二百多錢賣給我們的。具體的價格與數量在契約中都有詳細的記載。那份契約就在我作坊的案几下收著,柏主管也是見過的。”
柏禮鋒連忙道:“確實是有契約的,我見過。”
周松道:“好,那你把契約拿過來給我們看一看吧。”
常惠對柏禮鋒道:“那契約還在原地方,麻煩你跑一趟拿過來吧。順便把我們作坊的賬本也拿過來。”常惠知道,他們一定還會不放心,要追查價格的,乾脆先作些準備,消除他們的疑惑。
柏禮鋒便應了下去了。
周鬆解釋道:“常大掌櫃,並不是我們不相信你。只是這麼大的事情,你好歹也應該跟我們通一個氣的。你說,是嗎?”
常惠又何嘗不知道呢?只是,桑家開出了讓桑麗華嫁給自己這一無法拒絕的條件,而且自己也一口就答應了,自己去找他們商量,就他們的肚量,還能痛痛快快地應下來嗎?非要使勁的往裡宰的。
於是,他故意裝糊塗道:“我以為我是這作坊的掌櫃的,這一點主還是做得了的。所以,我也就沒有和東家說了。況且這一筆生意對我們作坊來說,也是一筆合算的買賣。如今外地到我們這兒來拿貨的客人越來越多,作坊裡的工人們都有些忙不過來了。這一批貨,用不了幾個月就會賣出去了的。”
張夫人道:“常大掌櫃,這事你也別往心裡去。我們也就是隨便問問。如果事實說明你這麼做並無不妥之處,我們也會還你清白的。”
徐縣令道:“對,對。”
周松則將問題扯開了,“這桑記遇上什麼大事了?他竟然手頭拿不出現錢來,還要從我們這兒轉個五百萬錢過去?”
徐縣令道:“這事啊,發生也有些日子的了。縣裡的主薄跟我說,這三個月來,食鹽的銷量急劇下降,懷疑是有人在販賣私鹽。我呢,就讓魏相去查。果然抓到了販賣私鹽的販子,並順藤摸瓜,揪出了幕後的指使者,就是桑家的大少爺。他利用去齊地運絲綢的機會,名為夾帶鹹魚,實則走私食鹽,被我們的人拿了個人贓俱獲。因為涉案金額巨大,本應判死刑的,結果桑府走通了上層的關係,說他只是販賣鹹魚,放了,其它涉案的人全部殺了。”
周松他們幾個恍然大悟。
周松道:“原來是這樣啊,看來此次事件之後,桑府已是元氣大傷了。怪不得前天我看到他的時候,他已低調了許多。”
徐縣令笑著對常惠道:“以前我第一次替你保媒的時候,桑家差點把我趕出去,這一回他這麼痛快地答應了你。你這小子莫不是趁人之危吧?”
這還真的被徐縣令給說中了,常惠有些不好意思,“怎麼會呢?其實從那一次瘟疫我救出了我外舅後,他們一家人就基本上答應了我們的婚事的。”
這時,柏禮鋒抱著一堆作坊的賬本及與桑記的契約進來了,“各位東家,掌櫃的,你們要的資料我都帶來了。這一份是我們與桑記購買絲綢的契約,那些就是我們作坊成立以來的賬本。”
周和便拿過契約唸了一遍。
張夫人便問道:“這契約上約定的價格是帛每匹四百錢,絹每匹四百五十錢,素每匹五百二十錢。不知道你們算過沒有,我們自己生產出來的帛、絹、素每匹大約要多少錢?這買過來的貨又是誰驗收的?”
柏禮鋒趕緊答道:“回夫人的話。當時常掌櫃把契約交給了我,讓我照契約上的數量、種類去桑家提的貨。數量、品種都是由我親自經手的,我在賬上都入了賬,你們要是不相信的話,現在還可以現場盤點。”
周松道:“柏總管辦事,我們放心。這數量嘛,就不要再去點了。我們自己生產出來的成本價你這賬本上有數的嗎?”周松拿柏禮鋒抱過來的賬本大致翻了翻,不過,他還是看不出什麼來。
柏禮鋒答道:“這個我還真的沒有仔細去算過,不過,依我這二十多年的經驗來看,常掌櫃定的這價錢還是靠譜的。”
徐縣令一聽,也就明白了,道:“這一筆生意,對我們作坊來說,也不是吃虧的生意。常掌櫃也並未從中謀取私利。既然這樣,那這事就到此為止吧。”
喜歡大漢好男兒請大家收藏:()大漢好男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