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府院子裡的梧桐樹上,喜鵲們一大早就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喜鵲叫,喜事到。整個常府早就張燈結綵了,進入了一片喜慶的海洋。幾個跑差的人一大早就忙開了。

窗戶上也貼上了大大的紅色的大喜字。常惠舅舅家的人都過來幫忙了,有的正在忙碌著擺桌凳準備招待前來喝喜酒的客人,一些老家的鄰居也過來在廚房幫忙準備佳餚。

周松一早也來到賬房幫忙收取禮金並登記前來祝賀的客人姓名,安排酒席的座位。親朋好友皆來送禮。常惠的人緣極好,再加上平時就喜歡幫助鄉親們,所以一聽說常惠大婚,就是送不起禮的老百姓也都抱了家中唯一的雞、鴨過來了,非要表達一番自己的心意。周松推脫不掉,也只好一一登記在冊。

常府裡裡外外都擠滿了前來祝賀的客人。

今天可是一個大好的日子。連天公也趕來作美,昨天還是細雨綿綿,今天就馬上雨過天晴,豔陽高照。春姑娘提著百花籃子走了,同時帶走了春風,也帶走了春雨,悄悄地離開了人間,時令已不覺進入夏季。春天裡的那些五彩繽紛的花朵全都不見了,如今只剩下綠油油的葉子在蓬散著,迎接夏天的到來。

常惠帶著接親的隊伍去桑家迎娶桑麗華來了。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常惠大婚在即,看什麼都是開心的。不信?你看那一片綠海中,一對對白蝴蝶在它們身邊翩翩起舞。走過池塘時,水中的魚兒也是成對成對地露出頭兒在亭亭玉立的荷花和大傘似的荷葉旁游來游去,它們似乎也在祝賀自己與桑麗華這一對新人呢!

常惠是走一路,看一路,喜一路。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這詩應此景,真心不錯。

桑麗華在新人轎中探出頭來,“惠哥哥,快到了嗎?”

“沒有呢!還差一里多路呢!”常惠答道。

“我們快些走吧,新娘已經急著想入洞房了呢!”新婚三天無大小,這張三竟然也跟桑麗華開起了玩笑來。

“呸!你們這些個沒正經的。”桑麗華臉一紅,嗔笑著又把頭縮了進去,把抬轎的都給逗笑了。

徐縣令道:“前面帶路的,慢點走。現在太陽還沒下山呢!我們先再到城裡轉上一圈吧!”

婚禮,也就是昏禮,得在黃昏時候舉行。常惠自己也沒有弄明白這一規矩是怎麼得來的。不過,家裡大人們說了,媒人也說了,那就一切都按規矩來吧。

一人在最前邊,盛裝騎馬負責開路,然後依次是迴避牌、兩班八音隊、鍘鑼綴燈、旌旗等,緊跟在後面的是舞獅的隊伍。

常惠戴著大紅花,騎在馬上。張三牽著馬,走在舞獅隊的後面。真是威風凜凜,此時此地的常惠好比狀元及第,難怪古人說結婚就是“小登科”了。

新娘子桑麗華則穿著大紅綢衣褲意喻紅紅火火)、足蹬繡履、腰繫流蘇瓤帶,下著一條繡花彩裙。頭戴用絨球、明珠、玉石絲墜等裝飾的“鳳冠”、肩上披一條繡有各種吉祥圖案的錦緞“霞帔”,坐在八人抬的花轎裡。

伴娘跟在身旁,其他同輩提拿陪嫁物品走在後面。

“哇!這麼多嫁妝啊!”前來看熱鬧的人群指指點點的在評論。

“嗯,這太原郡的首富嫁女兒,自然不能少了面子的。你看看這八音隊都請了兩班的,鍘鑼綴燈、旌旗都這麼多,真是熱鬧。”另外一個接過來評點道。

切!這些可都是自己在納徵時掏了真金白銀的,可一點也沒有佔他桑家的便宜。不過,此時的常惠也懶得跟她們這些不知情的婦人們計較了。

終於,在太陽快下山的時候,常惠準時的回到了常府。

他舅舅滿面笑容地走了出來,將女方送客的人引領到大客接待處款待。幾個作坊的人走了過來,將新郎的馬牽住,常惠下了馬。

新人轎內,伴娘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紅蓋頭為桑麗華蓋上。這時,大堂的香案上,香菸繚繞,紅燭高燒。親朋戚友都擠進來準備看新郎新娘子。職司人員也做好了準備,各就各位。

主司儀一看看良辰已到,那洪亮的聲音頓時在大堂內響起:“新郎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