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道:“臣以為,朝廷可頒佈告緡令,保準可徹底扭轉那些奸商不肯納稅。主要措施有四。其一,隱瞞不報,或呈報不實的人,罰戌邊一年,並沒收他們的財產。有敢於告發的人,朝廷賞給他沒收財產的一半。其二,第三,朝廷要選出一個嚴於執法的朝廷官員來主持‘告緡’,並依法清理處置告緡所沒收的資產。第四,水衡、少府、太僕、大農等機構設定農官,分別經營沒收的郡縣土地。沒收的奴婢則主要用於飼養狗馬禽獸和在官府擔任雜役。”

漢武帝笑道:“你這法子好啊。那些奸商,都是為富不仁之徒,朕讓他們指望他們掏錢出來幫助朝廷克服困難,他們既然敬酒不吃要吃罰酒,朕就依了他們。你馬上把你剛才所講的回去再細化完善一下,下一回廷議的時候,朕就把它用詔令頒佈下去。”

桑弘羊又奏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奏。”

漢武帝道:“愛卿請講。”

桑弘羊道:“現在朝廷的主要負擔就是要供養邊塞的漢軍開支。邊塞離我中原糧倉之地路途遙遠。臣算過了,一名邊塞軍人的口糧,途中就得有九個人來負責供養。臣有一法,可以大大減少朝廷的這些開支。”

漢武帝一聽,來了興趣,道:“愛卿有何妙法儘管說,朕聽著呢!”

桑弘羊道:“臣以為,自驃騎將軍擊破匈奴右地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陛下始築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後又置武威、張掖、敦煌三郡,雖每年有令徙民前往,但仍是地曠人稀。現漢軍在邊塞駐有十萬大軍,每年負責運糧的人就得差不多達百萬之眾,如果我們從這百萬人當中抽出一半的人來,再將全國各地的罪犯也派遣一些到有水的邊塞地區當戍卒屯田,不僅可以大大加強漢軍的邊防軍力,還可以就在解決一些糧食的遠途供應問題,替朝廷省下大量的支出。”

“一下子遷徙五十萬人過去,這可行嗎?西北地區,那大部份可是乾旱地區。”雖然桑弘羊的策略可以替朝廷節約一筆不少的開支,但一下子就遷徙五十萬人過去,規模之大不得不令劉徹三思。

桑弘羊道:“陛下,輪臺、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屯田之法代田法代田法是戰國時期的耕作方法,結合當時黃河流域的農作特點並加以改進而成的一種耕作方式。),十分適合西北乾旱地區。另外,臣的屯田之策不僅只針對西北地區,北方一些有水源之地也可採用此法。”

劉徹想了一下道:“好,你既然提出了屯田之策,那具體要怎麼一個屯法你再想細一些,下次廷議上與大家一起探討。”

桑弘羊道:“臣遵旨。”

幾天後的廷議上,漢武帝正式頒佈了由桑弘羊擬定的告緡令。並令酷吏楊可主持告緡。會上還透過了桑弘羊的屯田之策。自此,一場席捲大漢的轟轟烈烈的告緡運動與屯田運動開始了。

屯田之策,遇到的阻力並不是很大,但由於遍地開花,雖採用代田法耕作,仍然解決不了邊塞的糧食問題,反而加重了朝廷的負擔,以至於後來漢武帝不得不發表著名的輪臺罪已詔,這已是後話不提。

告緡運動則不同,一開始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起初,義縱為右內史治理京師的長官),他可能被商人收買,藉口告緡的人都是亂民,而加以搜捕。由於義縱的阻撓,告緡令難以推行。

武帝發現此事後,大為惱怒,乃使楊可治其罪。楊可認為義縱有意阻撓破壞朝廷的的法令,將他處以死刑,震動了整個朝野,從此無人敢再硬碰告緡令。

一場浩浩蕩蕩的告緡運動開始了。這場告緡令持續推行了十年之久。

於是告緡遍天下,中等以上的商賈之家,大都被告發了,沒收了上數十億計的財產,以及成千上萬的奴婢。沒收的田地更多,大縣有幾百頃,小縣百餘頃,不少中等以上的商賈因而傾家蕩產。

而朝廷的收入卻大大增加了,國庫也稍稍充實起來,皇家上林苑裡充滿了沒收的財物,並專設水衡官來管理其事。此已是後話,不提。

我們單說桑弘羊在廷議後,回到府上,馬上就把桑田找了過來,滿面笑容地對他說道:“賢侄,皇上今日已經透過了我提議的告緡令,並任命了楊可主持告緡。你不是說桑記也有隱瞞不報的情況嗎?你明天就去告發,這樣,桑記的財產就有一半是屬於你的了!”

桑田盤算了一下,現在桑記的財產早已上了億錢之巨,就算是一半,也還是有七八千萬錢的。既然做爹爹的不認這個兒子,也就休怪做兒子的對不起爹爹了,他咬了咬牙齒,道:“好,多謝桑叔叔指點。我明日就去朝廷告發。”

面對即將發生的一切,常惠還矇在鼓裡,對即將到來的厄運混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