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O章 賑災(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桑記的倉庫裡。作坊的工人們與店鋪的夥計們排隊領著桑記發給他們的糧食。
“大家都不要擁擠,點到誰的名字,就上來領。每人十石糧食,人人有份。”常惠宣佈道。
“感謝常掌櫃,感謝桑老爺。”人們一個個感激涕零,特別是作坊裡的人。蝗災過後,桑葉也沒有了,蠶繭也沒有了,作坊的人都失業了。
在這個大災之年,一家還能領到十石糧食,省著點吃,這災年就還能過去的了。這就是救命的糧啊。
常惠對桑道樂道:“外舅,這兒發糧之事就交給你了,城外我們桑記賑災施粥的粥棚已經搭好了,我還得弄些糧食過去。”
桑道樂道:“好的,這兒就交給我好了。你去忙那邊的事吧。”
常惠便與張三拉了一馬車的糧食趕到城外的災民安置點。
只見城外的空地上搭起了一個又一個簡易的棚子,裡面擠滿了從各地來的災民。都是一個個拖家帶口的,男女老幼,東一堆西一簇的,或坐或躺的。一個個衣衫襤褸、表情麻木。
有一家四口人的動作吸引了常惠的目光。一個約莫四五歲的小男孩也不知道從哪兒得來了一團乾飯,他捨不得吃,遞給了自己的母親,母親看了一眼,也捨不得吃,又遞給了自己的婆婆。“君姑,這個你吃了吧。”
她婆婆十分感動,接過來剛要咬,又看著呆在一旁邊咽口水的兒子,乾飯到了嘴邊,又停住了,“兒子,你是這個家中的頂樑柱,你不能垮。這個你吃了吧。”又把一團乾飯塞給了自己的兒子。
那人嘆了一口氣,又將一團乾飯掰開來,分成了四等份,一人給了一份。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眼前的這一幕,特別的溫馨。
常惠感動了,想起了小時候的情景,眼裡已悄悄噙著了淚花。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畢竟這世界上,除了愛情之外,還有很多的親情、友情的。
這時,有一個三歲多的小女孩,抱著了自己的腿,在那兒怯生生地叫“爹爹!”常惠反過頭來一看,原來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的妻子已帶著常昊也來到了自己的身邊。
娟姑娘他們正與阿九等人朝著自己笑呢。哦,良宵也都來了。一家人都出動了,在這兒設了個粥棚,給災民們施粥呢!
常惠一把抱起了常花,在臉上親了又親,“乖,讓爹爹再親下你。”
常花卻躲開了,“爹爹,你的鬍子扎人。”頓時把大家都逗笑了。
張三便把糧食從馬車上卸下來,搬到了粥棚裡。
粥棚前架了一口大鍋,正在熬著粥。常惠將常花放了下來,拿起筷子,往粥裡撈了一下,道:“嗯,粥不能太稀了,至少要這個樣子。不然,人家吃到肚子裡全是水,吃不飽就會餓死人的。”
娟姑娘道:“知道啦,我們再怎麼樣也不會砸了桑記這塊招牌的。只是這朝廷的賑災糧還遲遲不下來,這兒又有這麼多人,怕是免不了有人會餓肚子的。就是現在這情況,要不是有差役在這兒看著場面,我都擔心會出亂子。”
常惠聽了,心頭也是一驚,這坪裡黑壓壓的一大群人,估計有好幾萬人的,真要是亂起來,自己家人的安全都成問題的,不能再讓她們到這兒來了。“你們幾個,等會都回去吧,不要再來這兒的了,這裡的事,我找下魏相,讓他找人來施粥,我們只供糧食就行了。”
“哦。知道了。”娟姑娘應了。
常惠連忙去找魏相,商量桑記粥棚的接管之事。
魏相一副無精打彩的樣子,估計是這些天來累壞了。不過,一聽常惠這麼一說,他還是滿口答應下來,並馬上從難民中找人接管這事去了。
那些流民願意做這事的還是大有人在的,雖然累一些,但自己熬粥,至少自己吃飽是沒問題的。
常惠拉住了一個衙役,訓斥道:“你們怎麼不多幹點事呢?看把你們的書佐都累成什麼樣了?走路都快搖搖晃晃的了。”
那衙役道:“常掌櫃,你還真冤枉我們了。魏書佐他這是沒吃飽,餓的。”
常惠道:“胡說。你們書佐管施粥還能自己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