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沒有過多久,就來到了桃花渡口。張三扯開嗓門喊道:“船家,去長安城一趟,走嗎?”

從一條渡船的船艙裡鑽出來一個船伕,打量了常惠三人一臉,“去長安城啊,包船來回的話三千錢。單走一趟二千錢。”這船伕還是挺會做生意的。

常惠一聽,覺得還是包來回的合算,便道:“好,你這船我們租了,包來回。不過,我先說好了,在長安城我們還要逛個幾天的。”

那船伕一聽有大生意上門,便道:“行,等個幾天也無妨的。那就這樣說好了,各位請上船吧。”

常惠三人上了船,船伕便解了纜繩,順流而下直奔長安城。

由於是順流,不用費多大的力氣,船家只要在船頭掌好舵就行了。這還是常惠穿越以來第一次坐船出行,不過,這坐船確實要比自己騎馬舒服多了,主要是平穩,無聊的時候,還可以到船艙裡睡上一覺的。

船伕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在汾河上行走也有差不多三十年了,算是一個老江湖的了。人也很善良,常惠他們三人一路上就不停地纏著他講解水路的江湖術語。

張三好奇地問道:“這汾河之上也有江湖?”

船伕笑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汾河之上這麼多船隻來來往往的,能沒有江湖嗎?現在有朝廷管著,還好一點,至少江湖中人士不敢明目張膽的橫行於世。要是碰上亂世啊,這汾河之上,可就是江湖上的人說了算的。所以,懂得一些江湖術語還是很有必要的。”

桑麗華也很是好奇,“老人家,要不你也給我們講解一些吧。”

船伕擼了擼鬍鬚,笑道:“比如說,你們一上船,有人說要請你吃大片牛肉或者玉米棒子,那你們可就得想清楚了。回答不好,那可是要丟性命的。”

張三問道:“什麼叫‘吃大片牛肉’?”

船伕道:“你知道大片牛肉是怎麼吃的嗎?就是人家拿刀把你砍了,衣服剝光,一塊塊丟河裡,這就叫‘吃大片牛肉’。”

常惠也來了興趣,問道:“那‘吃玉米棒子’呢?”

船伕笑道:“所謂‘吃玉米棒子’,就是你自己動手把衣服脫光,自己主動跳河裡去。他們只劫財,不害命。”

桑麗華一聽,驚得舌頭都露出來了。“這兩樣都不能吃的,太嚇人了!”

船伕道:“所以啊,一個人一般不要單獨在外行走,最好是有人結伴而行。特別是女子,單獨外出是有危險的。”

常惠便藉機敲打桑麗華,“聽到了沒有?讓你出來,你可得跟緊了我們,萬一丟了,那可就危險了。”

一番話便把桑麗華嚇得不行,在船隻上都要拽著常惠的手不放。

在船上過了十來天,終於平安到達了長安城的碼頭。留下船伕在船上等人後,常惠三人上了岸,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來到了長安城的霸城門。

長安城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大城市。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漢高祖先是在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接著又營建了未央宮,並將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長安城從此名震古今中外。

今天,常惠終於目睹了這座古都的真容。

只見霸城門的大門口有三個門道,一大兩小。常惠知道,中間的那個大的門道就是皇帝專用御道,平時沒有人敢從那兒出進。大門兩側的門道才是供行人和官員行走的通道。城門口有持刀苛槍計程車兵們把守著。

西漢就是對行人也是有著明確的交通規則的,進出城門必須是“左入右出”。

常惠帶著桑麗華一行人從霸城門左邊的側門進了城。一進城門,長安城寬敞的街道還是讓他大開眼界。它大概有五十米寬,跟北京天安門前的長安大街差不多一樣的寬。

道路也跟大門一樣,分為三道。中間是馳道,兩邊才是路人行走的道。

從城南一路向北望去,萬千朱樓玉宇逶迤不斷。五步一座高樓,十步一座亭閣,一片又一片宮頂相連相生,宛如走進了一片宮殿的大海。

這時的長安城已經是世界上最大、最輝煌的都市了,光是城中就有常住人口三十多萬。此外還有流動人口、不需要納稅的官奴、私人奴隸二十來萬的。

大街兩邊的通道上,行人、車輛川流不息。有拉貨的牛車,行人一般都坐馬車了。漢武帝已經放寬了對賈人不得乘馬車的限制,所以馬車就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了。車輛也是遵守按右行駛的交通規則。

這車輛也是遵守按右行駛的交通規則是從秦漢開始實行的,一直延續了二千多年。

常惠想起了一個現代社會的笑話,說的是從北京的高樓上掉下一個花盆,說不定就砸中了一個領導的腦袋。

如今常惠行走在長安城中,也是隨便吐一口痰就說不定吐中了哪一位官員的馬車上。幸好,在西漢,可以從坐車上就區分出來乘坐官員的等級。

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只能坐軺車,到了縣令以上的官吏,出行時都有導斧車在前面引路。施轓車是中、高階官吏才能坐乘的馬車。為了區分等級,俸祿六百石至一千石的官吏乘坐的施轓車可以將左邊車轓漆成紅色。俸祿二千石的官吏才允許將兩邊車轓漆成紅色。所以,從車輛的車轓就可以明確辨認出官員的等級來。

丞相、大將軍、御史大夫等三公大臣,可以乘坐軒車。那可是西漢除去皇帝乘坐的龍攆外最為高檔的車輛了。

街道兩旁商鋪酒肆林立,街道上不時有高官的車輛呼嘯而過,令人目不暇接。但是,有一點跟繁榮的景象十分不協調的是,一路上有不少的流民乞丐,他們衣著破爛,拿著一根打狗棍,手捧著一個陶碗,不停地向過往的客人們乞討著,一點也不象是盛世的景象。

喜歡大漢好男兒請大家收藏:()大漢好男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