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道:“妹妹,我說你還真的是冤枉常惠了。他在我周府住著,這些事我可比你清楚得多。這些天沒有給你送花,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桑麗華道:“為什麼啊?”

徐平道:“那是因為我們後山的那個什麼玫瑰花全被他們挖光了,全跑到你家去了!我們都建議他換其它的花,他不依,說只有玫瑰花才能真正代表愛情,還說什麼寧缺勿濫。你說,這樣的好男人上哪兒去找?”

桑麗華一聽,不吱聲了。過了半響才道:“我爹爹是不會同意的。”

徐平一看,有了些效果了,又勸道:“你說你爹爹不同意,依我看,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心裡怎麼想。你要是心裡有他呢?我就幫你帶句話給他。他主意多,會想出辦法來的。”

桑麗華猶豫了,也不知道該不該讓徐平給他帶話。自古以來,就是父母之命,媒酌之言。打小自己就是爹爹的掌上明珠,爹爹那麼疼愛自己,若是讓他知道自己居然揹著他與常惠來往,那還不把他給氣死?可是,要讓自己嫁給一個從未見過面的男人,她又心有不甘,真的是進亦難退亦難。

她無法回答徐平的問話,只是為了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滿,不停地在街買東西,“這個,給我買了!”

“老闆,這些東西給我包二包。”不一會兒,丫環菊香就手提肩扛的,背滿了東西。

“小姐,真的不能再買了。我都扛不下啦!”菊香嚷嚷道。

桑麗華訓斥道:“你真沒有用。長個腦袋幹什麼?後面不是有兩個跟著我們的傢伙嗎?讓他們倆個扛!”

徐平回到周府,她雖然沒有從桑麗華口裡打聽到桑麗華對常惠的真實的態度,不過,她想這事無論如何也得告訴常惠一聲。這君子成人之美,小女子也不例外。

在院子裡,剛好看到常惠經過,便打了個招呼道:“大掌櫃,請留步。”

常惠見是少夫人找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站住了,“不知少夫人有何吩咐?”

徐平笑道:“吩咐倒是沒有。不過,今天我與桑家的大小姐一起去逛了一趟街,有一個緊急情況,我想我應該告訴你。”

常惠一聽是關於桑麗華的事,立刻眼睛就放亮了,“哦?什麼緊急情況?”

徐平道:“是關於桑麗華的事,他的爹爹打算把她嫁給幷州刺史的一個侄子,過了這個端午節就要提親。是她嫂子的家人保的媒,聽說那男的在一個長亭裡當亭長,是個朝廷的命官。看來他爹爹是看不起我們這些商人,一心想要給她找一個士人。我看你對她一片痴情,不忍心讓你矇在鼓裡。”

常惠一聽,頓時大吃一驚。他千算萬算,沒想到還是有漏網之魚,讓人家把媒做成了。連忙問道:“少夫人,你好事做到底,可否告知我桑小姐是怎麼想的?”

徐平笑道:“我都幫你問過的啦!我暗中提示她如果真的喜歡你,就讓她帶一句話給你,讓你幫她出個主意。可是,桑小姐顧忌與她爹爹的關係,打算逆來順受,接受這一事實。至於該怎麼辦,你自己想辦法吧。我能幫你的,也就是這些的了。”

常惠連忙道:“多謝少夫人提醒。”

常惠回到自己的屋子裡,苦思冥想,要如何才能破壞掉他們這一樁定形的婚姻,終於,他有了主意。

五月初五。這一天是端午節,在西漢,又稱重午節、龍舟節,是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龍昇天的日子,《易經·乾卦》在第五爻的爻辭所曰:“飛龍在天”,說的就是這一天。

現代人一提起端午節,就只知道是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裔便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其實這還真的不是端午節的起源。端午節,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太原郡的人們也在這一天吃粽子,不論男女老少、貴族還是奴隸。但卻跟紀念屈原無關。

家家戶戶也在大門上插菖蒲及艾草,也有用艾蒿與百草縛成瘟神的,那得是大戶人家才請得起這手藝的人。

桑府前,桑田將藝人紮好的瘟神立在大門的兩側,桑麗華也拿來艾蒿插到大門上,然後拍了拍手,道:“這會兒那些個邪魔外道、瘟疫見了都不敢進來了。”

趙氏又給自己的兒女們一人準備了一個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這些都是含有避邪驅瘟之意的。

“麗兒,田兒,媳婦,你們都過來,把這香囊繫上吧。”

三個人便來到趙氏身邊,趙氏一邊給他們系香囊,一邊口中唸唸有詞,“五月五日端午節,赤口白舌盡消滅。”

桑麗華也聽不懂她母親在唸叨些什麼,不過,她知道,那是父母對孩子們的一份愛。

桑田在一邊有點不耐煩,道,“娘,快一點。今天河邊有龍舟比賽,我們若是去晚了,好的地方都讓別人佔去了。”

趙氏道:“知道啦,我怎麼看你就好象一隻猴子變的,猴急猴急的。我耽擱不了你們多長時間的。”

趙氏剛給媳婦兒繫好香囊,桑田就拉著妹妹跟自己的媳婦一塊兒直奔汾河邊。

一大早的汾河岸邊,早就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熱鬧非凡了。此時,人聲鼎沸,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場面。每條彩龍顏色各異,千姿百態,它們都張著犄角,睜著眼睛,顯得神采奕奕。

晉陽縣的龍舟則分為兩種。一種為表演的大龍舟,是把好幾條船隻用木板固定在一起。上面有小孩裝扮各種歷史、神仙人物,還載有鼓吹手,敲鑼打鼓,兩傍坐著划船的水手,這種龍舟較具表演色彩。

另外一種就是競賽用的龍舟,跟現在的龍舟也沒有什麼兩樣。

在比賽開始之前,都是娛樂時間。競賽用的小龍舟則繞著大龍舟周圍打轉,待大龍舟上拋下物件,小龍舟上的水手便下水爭搶。其中以錢、鴨兩物最難搶得,因為錢幣入水即沉,鴨子則會四處遊竄躲避。

小龍舟上的水手爭搶鴨子的鏡頭逗得兩岸的老百姓一個個捧腹大笑。

喜歡大漢好男兒請大家收藏:()大漢好男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