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籌辦成衣鋪
章節報錯
常惠想起來要做內褲之事,他在回來的路上,已經想好了一個主意的,就是要買下一個成衣鋪來,這樣既可以打通產業的上下鏈,又可以不使自己的專利技術洩露出去。雖然自己是大掌櫃的了,按理說來他可以自己做主的,不過,這一件事情比較重大,他還是決定如實向東家說明。
於是,趁著張夫人也在,便接著說道:“東家,夫人。我還有一件事,想和你們商量一下。”
周松道:“大掌櫃有什麼話就直接說吧。”
常惠道:“東家,夫人。我這幾天又有一個想法,想買下幾家成衣鋪來。把一些衣服做好之後,再賣出去。顧客進我們店裡,不僅可以買布,還可以直接買衣服。衣服樣式看中了,就可以當場就穿上,省得不合身。這樣呢,我們店裡又多出來一樣生意,可以多賺一些錢。”
張夫人一聽,連聲道:“你這主意確實不錯。我們店的旁邊,還有一塊空地,我這就讓和兒去跟他老丈人說一下,買下來蓋個成衣鋪。這個成衣鋪的籌備,就由你來負責了。”
常惠要的正是這一句話。他的一些理念,正是要透過這個成衣鋪才能夠實現的。“是的,夫人,現在綢緞鋪的事,形勢發展不錯,也沒有什麼大的意外了。那我這段日子就把重心放在成衣鋪上了,我保證二個月之內,就要讓整個週記的生意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張夫人道:“好,我最喜歡聽的,就是你這一句話。”
周松道:“本來我還想讓你跟我一起再去齊地採購一次貨的,這麼說來,你是走不成了。只能是我跟阿九去跑一趟了。”
張夫人道:“進貨,又不是什麼要動腦筋的大事,你就跟阿九去吧。常大掌櫃的是做大事的人,辦好新的成衣鋪,讓週記的生意再上一個臺階才是我們的頭等大事。”
常惠也不怎麼想去齊地出差了,他跑了一趟之後,就知道有多辛苦了。如今,天氣又變冷了,受的罪更多了。再說了,你看現代社會里,一把手都是坐在家裡指揮發號施令的,你們又見過幾個由一把手親自去談採購的?
於是,便附和道:“東家,採購一事,本來是應該由我去親自督辦,不過,這一次我另有重任在身,還真的只能再次勞累您了。我要開的這個成衣鋪,要與太原郡內其它的成衣鋪與眾不同的,這樣,才能將我們的生意進一步做大。”
“哦?成衣鋪不就做個衣服嗎?你的成衣鋪還能跟其它的成衣鋪都不同,莫非你能做個天衣來?”周松好些好奇地問道。
傳說中,天上的仙女穿著的衣服都是沒有縫隙的,所以,才有天衣無縫這一說法。因為那時的人們都苦沒有內褲穿久矣!所以就幻想著天上的神仙們穿著的都是貼身的衣服,冬天不怕冷風從縫隙裡鑽進去。
常惠笑道:“天衣我不敢說,因為想要無縫我做不到。但是,如果我的想法成功了,我設計出來的衣服,將使人在冬天不怕寒冷一些,在夏天不怕炎熱一些。太原郡的百姓們都會買我們的衣服。現在我們太原郡二十一個縣,有一百多萬人口,就算每個人冬天、夏天的各買一件,每件按五十錢算,那就是一筆一億多錢的大生意啊!這當中,我們少說也能賺個三、四千萬的。”
常惠這麼一算賬,可把周松與張夫人驚呆了,賺個三、四千萬,這可是一筆不得了的大生意。周松馬上變了臉色,“大掌櫃的,你就安心的留在這兒忙你的大生意。進貨之事,我去跑了!”
常惠心底裡暗笑,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一點也沒有說錯。有的人,明明很有錢了,譬如這個周松,一聽到還有大錢掙,寧願在風雪天挨凍受苦拼了老命也要去賺。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錢這個東西,雖然不是萬能的,但不管哪朝哪代,沒有錢,還真的是萬萬不能的。這不?自己穿越來到西漢的時候,家徒四壁,母親去世要口安葬的棺材都沒有,不得不賣身為奴。幸虧自己肚子裡還是有一點本事的人,要不然,就在這西漢當一輩子奴僕渾渾噩噩的過一輩子的了。
不過,一算到錢的時候,粗略的一算,竟然就能賺三、四千萬,算得常惠自己都有些動心的了。自己出一個主意,就能賺這麼一筆大錢,再算算就算是現在週記給的年薪是六百石,折算成錢也就五萬都不到,月薪才4000錢,在現代社會,也就剛剛解決溫飽問題而已。他心裡有些不平衡了,不行,這個主意是我的,腦力勞動也是一種智慧財產權,得跟他們提提,怎麼著也得折一成股份的錢到裡面去。
想到這兒,就開始提條件了,“東家,老爺。我在想啊,如果我的設計方案成功了,這個成衣鋪能不能讓我也佔一成的股份?畢竟這當初的契約裡我這個大掌櫃的只是管綢緞鋪,沒有成衣鋪的事。”能賺三、四千萬錢,就算是提一成,也有三、四百萬錢了,有了這第一桶金,後面幹事業就有了資本了。
常惠的要求也提得合情合理。張夫人雖然心疼,但也不好拒絕,她沒有立即作答,似乎在考慮些什麼。
周松這個人,倒是爽快,“大掌櫃的說得有理。當初我們的契約確實沒有說成衣鋪的事。不過,我想,綢緞鋪的規矩也應該在成衣鋪適用。你為我們週記做了貢獻,就應該享受待遇。成衣鋪所賺的錢,你拿一成沒有問題。”周松雖然有時候也摳門,但在大事上不含糊,人家幫你賺那麼多的錢,分一成給人家又有什麼值得猶豫不決的呢?
見自己的丈夫表態了,張夫人也不好意思反對了,“你東家都說了,我當然沒有意見了。不過,我醜話也說在前頭,如果這成衣鋪辦不好,有獎也就有罰,虧損的錢,你也得按一成的比例分擔。”
常惠一笑,“這個自然。咱們口說無憑,立字為據。”
於是,三人便當場簽訂了新的契約,週記集團一家新的子公司便在緊張的籌備中了。
喜歡大漢好男兒請大家收藏:()大漢好男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