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麼叫分開經營呢?”張氏問道。

常惠道:“問得好。這四個字啊,也是我分析了好久才想出來的。我把我們的顧客分成兩大類,一類就是有錢人,一類就是窮人。我們應該根據顧客的型別,分別制訂不同的銷售策略。窮人,本來就沒什麼錢,全是蚊子腿,吃一百個也沒有什麼肉。但富人呢?就不同了,這大象的腿,一條就夠你啃半年的。所以啊,我們在窮人身上,要少賺錢,多賺些人氣,多賺些名聲。要讓太原郡所有的人都知道周老爺是個大善人,每個人一提到老爺,就得豎個大拇指的。賺錢的任務呢,就落到了賺富人錢上面了。特別有錢的人啊,他就講名聲,講地位。所以,對於這一部份人,就不要講價格,而是要提高對他們的服務意識,把他們當個爺爺供著。對於其它的有錢人呢,就要採取另外的一種策略。我這兒就不多講了。”

周家的人聽得入了神,他的這些理念,可是他們這些做了一輩子、甚至幾輩子的生意人從來沒有去想過的。用現代市場學的觀點來說,叫做細分市場,區別經營。

“那完善制度呢?”周松問道。

常惠潤了潤嗓子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朝廷有朝廷的規矩,家族有家族的規矩。所以,我們週記商鋪也應有屬於自己的規矩。要讓每一個人都清楚,自己每天該做些什麼,又不能做些什麼。按照這些規矩做了他能得到的好處是什麼;如果違反了這些規矩,他又將受到一些什麼樣的處罰。只有這些規矩制訂了出來並得到遵守的時候,我們的商鋪就能發揚光大下去,成為百年老店。”

張氏道:“那這些規矩你都想好了嗎?”

常惠點了點頭,“主要的都想得差不多的了。最終定稿,還得請老爺與夫人及其它各分號的掌櫃過目。”

周松道:“好,這個可以以後再議。你再說說你的那個重用人才吧。”

常惠道:“我們週記綢緞鋪,能不能打垮桑記綢緞鋪,光靠我一個人是做不到的,還得手下有一大批幫襯我的人。這些人呢,要把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都調動起來。透過這幾個月的觀察瞭解,現在鋪中都是論資排輩,這樣很不好。”

常惠說這話的時候,周家的人都一個個沉默不語了。

周松有些為難地道:“這論資排輩的規矩都已經實行上千年曆史的了,要改變怕是有難度啊。”

常惠道:“這一點,我也受了老爺的啟發才想出來的。按理來說,象我這種年紀的人,怎麼能當上大掌櫃的呢?既然老爺可以這麼做?那為什麼就不可以把這一項推行下去的呢?”

張氏問道:“這事你們怎麼看?”

徐平答道:“我覺得常惠說得對。只要是為了商鋪好,我就覺得應該實行。”

周和不發話,但也不表達反對意見。

張氏又看向周松,周松聳聳肩膀,道:“我沒有反對意見。”

張氏這才道:“好,我也認了。你這個大掌櫃,明日起就可上任了。和兒,你通知下去,各地分號的掌櫃三日內回總號開會。”

“是,娘。”周和應了。

周松這才道:“常惠,你也去鋪房拿二匹絹做幾身衣服吧。作為我週記的大掌櫃的,怎麼還能穿麻衣的呢?”

常惠笑了,“多謝老爺。那你我之間的聘書……”

周松道:“聘書啊?這個容易,我們先簽二年。到期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