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抗旱挖渠,用時一年,而且還動員了樊城一起,可以說是造福了千秋萬代,後世子孫們都將受益無窮。

這樣的大功勞,便是朝堂上一直反對秦子呈的那些臣子們,也說不出一個不字來。

這件功勞實在是太大了。

不少人已經開始動了心思。

想想這幾年四殿下的事蹟,在他的治下,渝州城從明夏國最窮困的城府,變成了現如今生機勃勃的模樣。

當初渝州百姓們一年到頭吃不飽,現在卻是每個月都能吃上幾頓肉了,這是何等大的變化?

皇上自然是欣慰,而看不過去的人,自然也是更恨秦子呈了。

皇上大筆一揮,直接冊封了秦子呈為安王,冊封鳳氏為安王妃,同時,又賞賜了珍玩無數,還特批安王妃可享有一千親兵的待遇。

明夏國自開國以來,也沒有幾位王妃能享受這種待遇。

而安王妃才剛剛得封王妃頭銜,便可配有一千親兵了,這是何等的榮耀?

之後兩天,皇上又冊封了三皇子為寧王,七皇子為賢王。

次月,寧王妃為皇室誕下一子,皇上龍顏大悅,這可是他的頭一個孫子,親自去了一趟寧王府不說,還同時加封了寧王妃,同樣享有了一千親兵的待遇,並且再三叮囑,一定要好好照顧他的大孫子。

皇上的幾個兒子裡,不是沒有生孩子的,可是隻有寧王妃生下了長孫,其它的,都是女兒。

皇上倒不是覺得女兒家不好,只是單純地覺得,皇室子嗣繁衍,還得靠男丁。

寧王妃生下嫡長子,皇上加封了之後沒幾天,又流水一般地送了大量的賞賜,自此,京中貴婦,無人能與寧王妃比肩,便是宮中的皇后,也不得不暫避其鋒茫。

寧王因此對寧王妃可以說是更為體貼,一個月裡有大半兒的功夫都歇在這裡,除了陪陪王妃,便是看看自己的嫡長子。

皇后惱於賢王府進門將近一年未有動靜,便時不時叫進宮來說幾句。

眼看著安王妃因為抗旱有功而享有了特權,如今寧王妃又因為誔下了長孫讓皇上龍顏大悅,皇后心中怎能不急?

現在就只盼著兒媳能儘快地懷上孩子,側妃雖然有孕了,可是庶出的,總歸是不及嫡出的受重視。

看看寧王妃,不就是個例子?

夜晚,秦子呈看著皇上派人送來的密函,久久不語。

鳳無妖進來,見他若有所思的樣子,便知道定然是又有棘手之事了。

“怎麼了?”

“父皇讓我選好在渝州的相關官員,還有邊關大將,也需要確認好。”

“你屬意的是?”

“我有意讓姨父來做渝州太守,這一點,父皇先前是默許了的。”

皇上暗示過他數次,渝州的相關骨幹,都可以由他來舉薦。

只有邊關守將這一人選,讓他頗為糾結。

“你是不知道選誰嗎?”

“倒也不是。你也知道,渝州現在有我五萬的私兵,雖然是都被我打散了安置於各處,可若非是心腹來任主將,我會很被動。”

“這五萬人馬你不打算帶回京嗎?”

喜歡我在皇子身邊蹭紫氣請大家收藏:()我在皇子身邊蹭紫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