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兵臨城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跟韃子在遼東打了那麼多年,明軍不僅損耗頗多,在戰略上也完全失去了主動。
現在的局面,他們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寧錦防線,其它地方,像河谷城這種無險可守的小城,該捨棄,就得捨棄,不能因一座小城,而亂了大局。
不能說全部,但在場至少有一大半以上都持這觀點。
那人一說,有幾個就開始附和起來:“是啊,督軍!能保咱們肯定要保,可如今韃子派的可是一萬大軍,去得少了不頂用,去多了萬一對方進攻錦州,咱們怎麼辦!”
“付將軍說的不差,河谷能捨,咱們錦州絕不能丟!”
“對,這援軍派不得!”
“…………”
說的人越來越多,支援發兵的卻沒幾個。
這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有些顧忌,畢竟河谷是大明的一座城池,敵軍如今要打,你知道了,卻什麼都不幹,眼睜睜看著被敵軍佔去,這可不是什麼很光彩的事。
可現今,議了那麼多天,該說的都說開,那就沒什麼好遮遮掩掩的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除了戰略層面不能保,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曾秦的身份比較尷尬。
袁崇渙的舊部,再加上他不怎麼聽號令,在軍中自然不受人待見,就算沒這事,平時願意替他說話的人也少。
聽了那麼多,洪承疇心中已有決斷,不過他還想問一人:“長伯,你的看法呢!”
長伯,這是吳三貴字號,此時吳三貴還不到三十,可官職卻不小,已任寧遠團練總兵之職。
不到三十歲,又官居要職,如果換個人可能會意氣風發,不可一世,可吳三貴卻很沉穩,聽洪承濤問起,他只淡淡的說了一句:“派兵不如不派!”
年輕一輩,吳三貴是洪承疇最器重之人,聽他也那麼說,這事也差不多議到頭了。
清了清嗓子,洪承疇對著眾人,大聲說道:“此事本督軍已有決斷,諸位都散了吧!”
這話一說,什麼意思大家都懂,抬手一施禮,紛紛起身告辭。
眾人一個一個走出議事廳,很快廳內就只剩幾個心腹了。
人走光,洪承疇也不再磨嘰,抽出信紙,開始寫起來。
要說些什麼,心中已有草稿,不到半盞茶的工夫,密信就已寫完。
墨跡一干,信紙裝好,旁邊親信立馬接了過來。
前方大戰將至,這信肯定是要快點傳出去。
親信拿起信筒剛走幾步,洪承疇突然想到什麼,趕忙把他叫住:“等一下!”
親信回頭愣愣的看了洪承疇一眼,有些不明所以,不過還是聽話的把信筒遞了回去。
拿回信筒,洪承疇把裡面的信紙抽出來,撕成了碎片,接著又拿出一張紙來。
這次信上只寫了四個字“堅守待援。”
不是說沒有援軍嗎,怎麼還寫個“堅守待援”
這就是洪承疇的狠辣所在了,如果說沒人援軍,曾秦那邊必定士氣低沉,可能會選擇突圍,說不定還會投降,死扛的機率很小很小。
可如果寫個“堅守待援”,那就不一樣了,只要曾秦還有兩分骨氣,必定會守下去。
曾秦這邊多守一天,韃子的損失就會多一分。
反正都是棄子,何不利用一把。
所謂慈不掌兵,洪承疇尤是,他就好像做了一件無關緊要的事,臉色都沒有變一下。
喜歡穿越明末:開局一個末日小鎮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開局一個末日小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