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沅錦剛把豆芽都點了一遍,吳管家就架著牛車到門前了:“守信兄弟!大丫!我來拉豆芽了!”

李守信連忙把門開啟,吳管家檢查過白白胖胖嫩生生的豆芽之後,也很滿意。李沅錦連忙跟吳管家、肖氏幾個一起把豆腐框搬到牛車上,一層摞一層,仔細不讓上面的框壓了下面的豆芽。

今天點出來的豆芽十框,差不多一百斤,吳管家見豆芽喜人,高高興興地駕車走,李守信跟李沅錦就跟在牛車旁邊,一路往鎮上去了。

這次去的早,鎮上的集還沒有開完全,到順平鎮的大牌坊下面,李沅錦遇到了不少從四面八方的村過來趕集的人,有挑著自己種的菜的村民,也有帶著簸籮準備採購的。

要不是這次手上沒錢,李沅錦真想再好好逛逛集市,吃吃這裡的吃,買點兒這裡的手工藝品,要是萬一不心又穿回去了,不定還能賣個古董。

女人的購物慾,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是一樣的……

吳管家架著牛車直接到了穆家的豆腐店,這也是李沅錦第一次來。豆腐店的門面並不大,只有一丈寬,平時也只有兩個人,一個人割豆腐,一個人收銀。另還有兩個人在後面處理雜事。

見到吳管家過來,店裡的四個人手腳麻利地上車搬豆腐,掀開車簾看到多出來的十個用粗布蓋著的豆腐框,不由得問吳管家:“吳管家,這裡頭就是你要新賣的豆芽?”

吳管家嘿嘿笑著:“對啊!還不快搬下來,今天咱家的豆腐店總算是有豆芽賣了!”

順平鎮是個鎮,鎮上賣豆腐的只有三家,穆家,白家,就是那個要娶李沅錦做填房的白員外的産業,還有一個是劉家,劉家是豆腐世家,不過似乎不怎麼看重順平鎮這地方,有一搭沒一搭地賣著,反而不如穆家跟白家的豆腐得人心,但是勝在是豆腐世家,名氣還在,不少人過節送禮的時候也還是願意選劉家的豆腐。

原本三家是旗鼓相當,但是白員外不知道從哪兒請來了一個豆芽師傅,在豆腐之外又開始賣豆芽,一下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豆芽也便宜,鎮上兩文錢一斤,不少人都願意買來嘗個鮮。

這就讓穆家的豆腐店落了後塵,拼新意,沒有白家的豆芽,拼字號,不如劉家傳世。

所以這次李沅錦發的豆芽,真的是讓吳管家好好挺直了腰桿。

豆腐跟豆芽都搬到店後面去了,豆腐框都套在更大的木框裡用井水泡著,吳管家吩咐豆芽不用泡,但是隔半個時辰往豆芽上澆澆水。

前面的臺面上此時站著的就是李沅錦跟另一個割豆腐的夥計焦寶方。

寶方今年也不過十七八的年紀,見到來了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娃娃跟他一起站在外面賣豆腐,總覺得有些放不開。

李沅錦倒是不在意,見外面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把蓋在豆芽上的粗布掀開一角:“哎,來看一看,瞧一瞧咯!新鮮的豆芽!剛發好的!水靈靈白嫩嫩脆生生的哎!過來看看、嘗嘗!”

豁出去臉皮的吆喝就是好使,立刻就有人過來了:“哎?你們穆家豆腐店也有豆芽賣啦?”

李沅錦甜甜地笑:“對啊!這是我們自己發出來的豆芽,新鮮著呢!大嬸你嘗嘗這生豆芽,水嫩鮮甜。”

那大嬸試著吃了一根,確實,但是不肯買:“你這豆芽是不錯,但是我上次在白家買回去的豆芽,炒來炒去就軟綿綿剩下一攤幹草了,不好吃!”

李沅錦把早就準備好的涼拌豆芽拿出來,用竹簽給大嬸挑了一點兒:“大嬸,你試試這涼拌豆芽,看看爽不爽口,對不對您的口味!”

大嬸這下嘗完之後就有點兒動心了:“這味道真是不錯,比鹹菜清爽,又新鮮!”

李沅錦點點頭:“對呀對呀!大嬸,今天看你是個識貨人,咱們家的豆芽發的好,絕對不會出水變柴。就算是入水下油,吃起來都是又軟又嫩。今天還有特別活動,你要是買豆芽呢,我就教你做這個涼拌豆芽。”

“當真?那你這豆芽怎麼賣?”

“開張特惠,前十斤都一文錢一斤,大嬸你要多少?”

這就是意外驚喜了,不光送菜譜,還便宜了一半!白員外家要兩文錢一斤呢!

“給我來兩斤!”

李沅錦把豆芽瀝幹水,還當著大嬸的面甩了甩,減去了不少重量,大嬸的表情更柔和了:是個懂人心的,還知道給甩水呢!

稱了高高的兩斤豆芽,用芭蕉葉給包起來:“給您,兩斤兩文錢,我這就給您涼拌豆芽的方!”

其實炒豆芽就在於一個火候跟時間,因為豆芽看著脆生生的,但其實內裡全是水,不然也不會一斤豆能發出來十斤豆芽。所以在炒或者煮的時候,就要注意,千萬不能炒過了,不然豆芽的水被炒出來了,就只剩下豆芽皮了,又不脆又不嫩,只是綿綿軟軟的。

涼拌豆芽在焯水的時候,不過一瞬間,因為後面加的鹽跟醬油又會漬出來一點兒水分,所以前面半生的時候就要撈起來,讓餘眼福啦!

真是想逛街啊!

跟著牛車走了不多久,就到了一個酒樓,簡簡單單的“穆家食肆”,看著不起眼,想來做的也是本生意。

果然是雞頭鳳尾啊,穆家在宜寧村算是頭一號的富戶了,兩座青磚大宅讓人羨慕得緊,還有能容下四五十人的豆腐坊跟宜寧村一半的田地,沒想到來鎮上之後,豆腐店跟酒樓也就是justsoso就這樣)的狀態。如果希望我一天發兩章的,請留言哈哈

v本文來自vv .g zb pi. bsp; o ,更v新更v快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