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雲名氣不輸東方勝,尤其這些年來,他武功突飛猛進,家傳劍法更是精純,在東方勝治家後少有走動江湖,江湖人紛紛猜測他的武功已高出曾經的榜首。

多年前二人有過一戰,因皆沒有用盡全力,勝負未分,這也是歐陽雲心頭揮之不去的遺憾。如今正逢機會,當欣然相較,比起之前兩人的比武,局勢倒是平和幾分。

凌楚瑜看望對面群雄中的駱天浩,心下失落,也覺慚愧,說道:“少莊主,我本以劍法相迎,才不辱沒貴派威望,可如今聲名狼藉,實不堪再用東海派劍法……”他轉身找到一個使刀的教徒,道:“借你寶刀一用。”那教徒將刀恭敬遞了過去,道:“屬下的鈍刀,只怕誤了教主。”凌楚瑜笑道:“鈍刀寶刀,在我這裡,都是好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歐陽雲神色有些尷尬,他知凌楚瑜並不擅長刀法,棄劍而用刀,也不用最強的槍法,這豈不是看輕了自己。凌楚瑜卻解釋道:“少莊主莫要誤會,劍法刀法,只為其用,在我手中,並無區別。”他言下之意,是說自己武功已經化境,不拘泥招式,世間任何一物,均可為自己用。

如此大放厥詞,引得對面群雄皆是憤慨,紛紛叫囂道:“歐陽公子,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魔頭見識歐陽家劍法厲害。”“大言不慚,就是連武學宗師都不敢放此豪言。”

其實凌楚瑜並不託大,在清涼寺與無爭論武論道,他已隱隱參透“大道至簡”的奧秘,加上他“槍急萬人呼”的心法,一招一式均由心發,不拘泥於招式。之所以不用劍或槍,是唯恐傷了對手。

歐陽雲雖不相信,但也相信凌楚瑜並無輕視之心,喝道:“那小心了。”長劍提及,一道青光扶搖而上,正是那招“青雲直上”。

凌楚瑜大刀出鞘,本是一把極為普通的大刀劃出一道懾人的光芒,旁人神色聳動,紛紛驚歎:“好刀法!”

這刀本平平無窮,刀法也是極為普通,可在凌楚瑜手中,竟成了精妙無比的刀法。原因在於他出刀的力度角度均是無懈可擊,渾然天成,不愧是應了那句“大道至簡”。所有招式返璞歸真,是世間最精妙、最完美的招式。

數招已過,歐陽雲不禁歎服,對手招式看似簡單,卻包含無上精妙,角度分毫不差,力道拿捏精準,彷彿有數十年苦練一般。他是又驚又喜,鬥志昂揚,一劍挽出三招,光閃如晝,行走如靈,吞吐如雷,將“浮雲劍法”中的變化莫測發揮地淋漓盡致。連歐陽靖都大吃一驚,多年來他一直忙於家事,許久未考校兒子武功,今日一見,大為歎服,心想自己的兒子或許有朝一日,能成為下一個歐陽雄。

刀法厚重,注重氣勢,而凌楚瑜的刀法卻或輕盈,或凝重,收能束之以發,吐能吞噬天地,在場不少名刀大家,只覺得他的刀法無招無式,自成一派,瞧得眼睛都不敢歇息,生怕錯過一招半式。只在一炷香功夫,便輕鬆擋下歐陽雲五十餘招變化莫測的凌厲劍招。

在場群雄中,尚有不少眼力高明之人,雖說凌楚瑜防得遊刃有餘,但在攻勢上仍是歐陽雲佔據上風,若再斗數十招,兩人高低就漸漸明朗。不過凌楚瑜以不擅長刀法而擊之,若換成其他,不知勝負又當如何。

果如所料,再鬥十招之後,歐陽雲劍法陡然變快,壓得對手難以反擊。群雄紛紛叫好,雖說有些勝之不武,可畢竟是凌楚瑜先狂妄自大,棄己所長,怨不得人。歐陽雲猛地長嘯,長劍破空而來,劍氣陡然增了一尺,正是那招“寒光決雲”。

群雄忍不住叫好,此招一出,就是對手以擅長武功也難以抵擋。而蒼雲這邊則倒吸一口涼氣,為教主擔憂。

當劍氣就要穿肩而過時,忽然像打滑了一般,從凌楚瑜肩頭滑走。歐陽雲吃了一驚,當即變招,劍氣雖偏,但劍尖仍在,只需向左挪一寸,照樣能刺入對手右肩。就在此時,凌楚瑜突然丟掉大刀,右手翻騰,向上一拂,不偏不倚地抓向歐陽雲手腕,翻手再擰,挾手將他長劍奪了過來。

歐陽雲閉目長嘆,自覺輸得乾脆,只怪自己太拘泥於招式,殊不知比武較量,若沉浸入固定思維,不懂變通,便沒有勝算。凌楚瑜在瞬息萬變的戰局中尋有利自己的招式,靈活運用,當真奇才也。

“我敗了!”

凌楚瑜將長劍交回,輕聲道:“得罪!”

喜歡俠骨照銀槍請大家收藏:()俠骨照銀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