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到天波楊府,安頓好秦之槐等人後,凌楚瑜隨佘太君前往楊家祠堂。
推開厚重的大門,楊家歷代先祖牌位赫然在目,香火忽明忽暗,檀香幽幽傳來,莊嚴肅穆。
凌楚瑜看著最下兩排,是楊繼業和幾位戰死兄弟的牌位。其中缺了三個,應該四郎、五郎和自己的,後來得知三人仍然在世,佘賽花才讓人取下。
能入楊家祠堂,凌楚瑜已然是堂堂正正的楊家人。
佘賽花正色道:“跪下,給歷代先祖磕頭!”
凌楚瑜跪在蒲團上,重重磕了三個響頭。只聽佘賽花道:“歷代先祖在上,楊繼業之妻佘氏帶凌楚瑜認祖。希望列祖列宗多多保佑,平安喜樂!”
“楊家多遭磨難,男丁凋零,我兒留在京城,唯恐凶多吉少。臨行前祭奠列祖列宗,望多多保佑。”
佘賽花誠心祈禱,已然沒有之前殺伐之氣,取而代之是一副慈母模樣。
凌楚瑜也知道,雖然皇上饒恕了自己,可難免日後生變,唯有遠離京城,安分守己,才能平安。如今大敵已除,大仇得報,也正是他離開的時候了。他不知如何開口,佘賽花似乎早就知曉,帶他入祠堂,算是告別。
佘賽花嘆道:“兒啊,本想留你在身側,可時不與你,勢不相融,唯有遠走他鄉,方能平安。”凌楚瑜朝她磕頭道:“母親搭救之恩,兒至死不忘。”
佘賽花微微頷首,在祠堂的案桌上,取下一個供奉的盒子,長四寸,寬兩寸,交到凌楚瑜手中。
凌楚瑜雙手接過盒子,分量不輕,細看之下,乃一個梨花木所制的木盒,上面還刻有梨花圖案,精巧細緻,光是盒子就造價不菲。更重要的是,這個盒子極為眼熟,卻又一時想不起來。
“母親……這是?”凌楚瑜不知盒子內放的是何物,想來能擺在祠堂之內的,定然是十分重要的東西。
佘賽花示意他開啟,這才緩緩啟開。只見盒子內竟是一把寒光皪皪的槍頭,槍刃形如柳葉,槍箍是由精鋼打造,形若梨花。
“這是一把梨花槍頭,是令公生前讓能工巧匠所制,由凌家鏢局送來……”
凌楚瑜恍然大悟,這盒子就是他當年從鍾萬里手中奪回的鏢物。當年幾個師弟不掛鏢旗,被大盜奪去。鍾萬里知道是凌家鏢局的封條,也不敢開啟,不知裡面是何物。
鏢物失而復得後,送入天波楊府,因誤了時辰,師弟顧顏被七郎打出府門,凌楚瑜氣不過,與之交手,隨後便有了一人戰六郎的壯舉。
“本來是打算傳給兒子中武功最高的五郎,讓他將楊家槍發揚光大,可惜他如今出了家,慈悲為懷,便用不上了……”說到這裡,佘賽花不免有所感傷。
佘賽花忽問道:“聽六郎說,令公被困兩狼山時,已將楊家梨花槍法傳授於你,是嗎?”
凌楚瑜點頭道:“回母親,正是如此。”
佘賽花道:“那就對了,既然你得完整楊家槍,那這個槍頭就該由你傳承下去,楊家槍法也該由你發揚光大。”
凌楚瑜受寵若驚,推辭道:“孩兒何等何能,擔此大任。母親還是傳給六郎吧。”
若說血脈嫡傳,自然是六郎楊景當之不愧。
而老人卻道:“六郎駐守邊疆,整日忙於軍務,武功又沒你好,如何當得此任。既然令公傳你槍法,已認定你為傳承之人,就不要推遲了。我相信令公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