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楊門巾幗鬧法場(2)(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言一出,被圍得水洩不通的法場讓出一條寬闊大路,只見手持龍頭杖的佘賽花一身戎裝,威風堂堂而來。她身後的婦女也是鎧甲鮮明,腰懸寶劍,長槍寒寒,一個個眼睛鼓鼓,這哪裡是祭奠,分明就是劫法場。可繞是如此,軍官士卒無人敢攔。
楊家威名,誰人不知。即便是如今只剩滿門婦孺,也無人敢輕視。佘賽花年輕時也同令公征戰,沒想到多年後在次披甲,是為了救人。
寇準快步上前,恭敬道:“老夫人,您來了!”他手一揮,士兵躲得更遠了。
佘賽花走到法場前,看見凌楚瑜身帶鐵鏈,低著頭跪在那裡,一旁是手握鬼頭大刀的劊子手,刀光惡惡,心如刀割,怒道:“寇大人,我兒所犯何事?為何要對我楊家趕盡殺絕。”
寇準故作吃驚,大聲說道:“什麼?您說凌楚瑜是您的兒子?”圍觀百姓聽得清清楚楚,露出詫異之色。誰不知道楊家錚錚鐵骨,忠君保國,可楊家的兒子為何要被皇上下令砍頭。
佘賽花道:“千真萬確。我兒隨先夫楊繼業為國殺敵,被困兩狼山,突圍失散,最近方歸。不知我兒所犯何事,竟讓寇大人親自監斬。”
百姓可算是聽明白了,都說楊家是一把金刀八杆銀槍,眼前跪著的人正是楊家收的義子,楊家的第八杆槍。那為何要和潘龍潘虎這些為非作歹的人一併處斬?
“這個……這個……”寇準支支吾吾道:“在下也是奉了皇上之命,前來監斬,至於其中原委,一概不知。”
佘賽花聽了,將龍頭柺杖一杵,道:“我楊家為保當今皇上,金沙灘上,大朗替了皇上死,二郎三郎死無全屍,何等慘烈。援救朔州,我夫君楊繼業寧死不降,七郎被歹人所害,只有六郎逃生,可憐我的四郎五郎,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如今上天垂簾,義子僥倖生還,尚為侍奉左右,便被下令處死,若是不給我一個公道,老身和這些楊家遺孀就是拼掉性命,也要劫了你的法場。”
那些士卒一聽,均面面相覷。若是旁人敢來劫法場,那可是二話不說,拼死都要殺。但楊家是誰,是忠臣,是忠烈,天下誰人不知,若真對楊家人動手,那不是會被天下百姓指著脊樑骨罵嗎?
“滾開!”一個稚嫩的聲音傳來,只見一個十歲的小姑娘甩開士卒的長槍,衝上法場,她手裡拿著一根燒火棍,彷彿是神兵利器般指著那些士卒,紅撲撲的小臉氣聲說道:“誰敢動我師父一根頭髮,我楊排風就跟他拼命。”
她雖然是個孩童,可眸子裡閃爍的堅定的殺氣,讓周圍人不敢小視這個楊家女娃,紛紛驚歎:“楊門女將,銳不可當!”凌楚瑜心頭動容,這小丫頭終於肯認自己師父了。
“楊家好大的官威啊!”不知從人群中那裡傳出來的不屑和怨恨的聲音。
“這是皇上親自下的命令,即便是皇親國戚也得服從,為何楊家要違逆聖令,來劫法場。寇大人,依照本朝律法,劫法場該當何罪?”
“誰,誰在說話。藏頭露尾,鼠輩所為。”佘賽花環視一週,不見說話者蹤跡。
寇準不忍殺凌楚瑜,想著佘太君將事情鬧大,再借著民意,或許能迫使皇上回心轉意。可被這無名人這麼一說,身為大理寺卿的他也是左右為難。
正當他猶豫之際,那聲音又傳來:“難道寇大人也是有意偏袒楊家不成?”
此時曲影蹤忽開口道:“東南,十丈。”秦之槐心領神會,施展輕功,遊移而去。曲影蹤善於隱藏,對周圍任何事物都比常人敏銳,迅速判斷聲音來源。
秦之槐依照他提供的方位距離趕來,只見一人身穿普通布衣,混在百姓中,但此人警覺極高,忽覺左邊有勁風撲來,矮身躲開,拔腿就跑。秦之槐豈會讓他逃走,施展“大衍步”,在人群中如蝴蝶穿花,來如自如,右手一探,便抓向那人後頸。
這一抓用上了內力,那人只覺得寒氣逼人,欲運功抵抗,可不知秦之槐乃當世高手,武功僅次於四大宗師,內力一碰便被衝散,後脊發冷,像被拎小雞般,幾個起伏便回到法場上。
“是你?”寇準看清來人,正是潘貴妃的侍衛潘常在。他是潘仁美從家裡選出陪女兒入宮的高手,此番前來就是奉了貴妃的命,去祭奠她兩個哥哥。豈料寇準根本不給機會,手起刀落就將潘家兩兄弟斬首,氣得他牙根直咬。又見這個監斬官厚此薄彼,讓人祭奠凌楚瑜,後來佘賽花帶人前來劫法場,寇準竟不抵抗,他才出言相激。
潘常在打了一個冷顫後,才勉強將寒氣祛除,跳起來說道:“寇大人,皇上讓您監斬,就是因為您執法公平,鐵面無私。如今佘賽花帶人前來,手拿兵器,這是祭奠法場嗎,分明是劫法場的。難道寇大人不依法將這些楊家婦孺治罪嗎?”
他言辭鑿鑿,蔑視楊家,在場百姓無不痛恨。可話也說回來,既然是皇上親自下令,劫法場就如同造反,話也不無道理。寇準更是為難,難道真要將楊家這些孤兒寡母治罪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