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百尺竿頭萬箭凌(第2/3頁)
章節報錯
王侁一聽耶律休哥之名,這心裡咯噔一下,這令宋軍聞風喪膽的宿敵竟出現在此,著實可怕,急忙道:“耶律部有多少人馬?”
楊希道:“估計兩萬。王將軍,請快快發兵,讓我前去救出我爹。”
“我的乖乖,兩萬人馬!”王侁倒吸一口涼氣,眼下只有五千兵馬,加上楊繼業殘部,也不是遼軍對手,道:“七將軍不知嗎?我可是奉了令公之命在此埋伏,若大軍一出谷口,無險可守,豈不是送死?況且令公沒有按照約定將遼軍引到這裡,若我軍輕出,這個罪名誰來當。”
楊希一聽,將虎頭烏金槍指著這個監軍,大喝道:“我們楊家奉命拯救朔州百姓,辛苦殺出重圍,眼下我爹被困兩狼山,你拒不發兵,是何居心?”
王侁道:“哼,眼下遼兵人多勢眾,去了也是白白送死。你身為大將,豈能不知。我不能置大軍於必死之地。”
楊希冷聲道:“死地?我楊家被你誆去朔州,被遼軍合圍,才落到如此地步,而你拒不發兵相救,分明就是潘仁美借刀殺人,氣死我了。我先殺了你再說。”他救父心切,情急之下,一槍便刺了過去。
王侁呆若木雞,他哪裡是楊希對手,危急關頭,一道彎鉤將長槍磕飛,楊希虎口震裂,驚道:“誰?”
“楊希,你敢殺大軍監軍,這可是犯上作亂之罪,你吃得起嗎?”
“上官飛?”楊希驚怒交迸,破口大罵道:“他身為監軍,不發兵救援,要置我楊家於死地,分明是以私廢公。”
王侁僥倖活命,怒道:“楊希,你區區一個步軍指揮使,敢以下犯上,光憑這點,我就能殺了你。”楊希將槍一挺,道:“看誰先殺了誰?”
上官飛道:“楊七郎,令公讓我們在此設伏,倘若這五千兵馬一出,豈不是羊入虎口。”楊希急了,道:“若你們不出兵,我楊家可就危在旦夕了。要不這樣,將五千兵馬交給我,待我救出父親,殺了耶律休哥,這功勞歸你們,這樣總可以吧?”
王侁一陣冷笑,心想:“功勞?我要的是你們楊家的性命”。正如上官飛所說,若楊繼業死裡逃生,定會在皇上面前告狀,到時候倒黴的可是自己,當他聽說楊家被耶律休哥被圍後,他心裡就暗暗高興,巴不得楊家死在兩狼山。
“楊希,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我王侁是靠別人獲取軍功才走到今天這地位的嗎?”
楊希幾乎要急哭了,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想救出我爹。”
王侁道:“以我看,你就是遼軍的奸細。令公深明大義,若他被困,心知只憑我手上這點兵力,無疑是送死,又豈會叫你前來搬救兵,這是其一。剛才你說遼兵有兩萬之眾,你僅僅一人,又如何殺得出重圍,這是其二,就憑這兩點,我就可以斷定你勾結遼國,妄想引我們離開此地,好一網成擒。來呀,給我將他拿下,斬首示眾。”
楊希聽罷,恍然大悟,王侁這一番說辭,無疑是當時自己力殺四門後,潘仁美對他的誣陷栽贓,又氣又怒,道:“原來說到底,還是因為我殺了潘豹,你們兩人為了在潘仁美面前邀功,設下的殺我的圈套。”他又想著父親和幾個哥哥還被困在兩狼山上,他們不能再死,道:“你們想殺我楊希報仇,也不是不可以。我只有一個請求,你們殺了我後,一定要出兵救我爹啊。”
王侁冷笑道:“如果你甘願伏法,我倒是可以考慮。”楊希將虎頭烏金槍一扔,眼下也只有如此才能救出家人,下馬低聲道:“末將有罪!”他緊咬下唇,十分不甘。
待將楊希五花大綁後,王侁忽然變臉,當眾朗聲道:“罪人楊希,通敵叛國,罪大惡極。來人,推出去斬了。大軍立刻返回代州,加緊備戰。”
“啊?”楊希一聽,就知中計,罵道:“王侁,你這個老匹夫,竟出爾反爾。你就是潘仁美的一條狗,費心費力地討好他,真是卑鄙無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侁聽罷臉紅如血,道:“楊希,剛才是你親口承認自己通敵叛國,死到臨頭還想狡辯。”
楊希狂笑不止,道:“王侁,你汙衊我通敵叛國,無非是想拿我人頭給潘仁美罷了。你來呀,我楊希就是死,也要化成厲鬼,讓你一輩子不得安寧。”
王侁見他面目猙獰,登時心虛,急忙道:“來人,砍了,砍了。”兩名士卒將楊希押解在地,一人將刀高高舉起,只要輕輕一揮,楊希登時人頭落地。
就此此時,突然殺出一道銀光,搶在那人之前,將那士卒一劍封喉。
“凌楚瑜!”上官飛咬牙切齒,道:“你敢公然反叛,定也是降了遼國,來人,抓住他。”
凌楚瑜冷眼相看,道:“上官飛,你即便是不願出兵相救,也用不著用此毒計,殺害七郎。”
“楚瑜,別跟他們廢話,先殺了這兩個卑鄙小人,再奪了兵權,咱們回去救爹啊!”
王侁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面露兇光,急忙道:“好哇,果然是狼子野心。來人,快殺了他們。”
凌楚瑜眼見危險,右手急忙將楊希提起,往後一扔,長劍刺去,將前來的兩名士兵武器挑飛,道:“王將軍既然不信,我這就帶七郎走,若誰阻攔,別怪我不留情。”
王侁見他武功非凡,不禁一驚,但細想之下,已經公然和楊家翻臉,若放虎歸山,一旦楊繼業殺出重圍,到了京城皇上面前告狀,自己非死不可。他朝著上官飛使了一個眼色。兩個小人心領神會,上官飛道:“凌楚瑜,你勾結遼國,營救叛徒,罪不容誅,來人,將此二人就地誅殺,不得有誤。”
“是!”谷口鬨然一應,從谷內殺出一支人馬,足有百人,將二人包圍起來。
楊希被縛,只能跳到凌楚瑜身旁,道:“楚瑜,快給我鬆綁。我要殺了他們。”凌楚瑜幫其鬆綁後,小聲道:“七郎,谷口上方有弓箭手,咱們不宜戀戰,速速離去。”楊希將虎頭烏金槍撿了起來,怒道:“我先去取這二人首級再說。”說罷如猛虎般撲了過去。
凌楚瑜阻止不及,大罵七郎愚蠢。楊希雖是天生神力,但性格魯莽衝動,幾次身處險境,如今還不知悔改,被憤怒衝昏頭腦。之前他在令公昏迷時擅作主張,突圍去請救兵,凌楚瑜本想截住他,豈料遼兵人多,將他衝散,好不容易衝出重圍,待趕到此地時,楊希幾乎被陷害身亡。王侁和上官飛鐵了心要殺楊希,此處五千兵馬可是潘仁美的部隊,只要一聲令下,谷口上方降下箭雨,可就在劫難逃。
見楊希殺來,上官飛不驚反笑,雙鉤舉鉤欲擊,使得全是纏、黏的招式,就是要將楊希困住,再讓後續部隊合圍。楊希哪裡知道,一昧衝殺,雖殺得興起,殊不知已進入圈套中,兩人漸漸被士兵隔開。
凌楚瑜一瞧不妙,猛地提氣,長劍穿梭亂兵之中,化作一道閃電,闖了進去。長劍雖不利於沙場,但他深奧批亢搗虛之妙,避重就輕,劍鋒所及,士兵手腕均濺出一道鮮血,手中刀槍紛紛脫手。凌楚瑜喝道:“給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