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五臺山慈悲心(2)(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繼業也放下空壇,道:“智聰大師,依舊海量,繼業不能及也。”
兩人相視大笑。
智聰和尚不知喝了多少,臉紅如血,但雙目銳利,道:“你不是被貶去雄州了嗎?為何來我五臺山。”
楊繼業微微錯愕,道:“大師怎麼知道,難不成身在空門,心卻留戀俗塵?”
智聰和尚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不論空門和凡塵,不都是庸人自擾之。難道你不去碰,他們就不存在了。”楊繼業點點頭,道:“不錯,是這理。大師可記得,多年前你曾言我五十四歲會有大難,如今大限將至,特來此地,以求化解。”
智聰和尚瞥眉道:“你不是不信老和尚之言嗎?今天為何又來此求我。不解,不解。”說罷將頭扭到一邊。
楊繼業道:“之前我孑然一身,自然不放在心上。如今我有夫人,有兒子,有女兒,他們生死都在我身上,不得不多留心。數日前,我楊家差點遭逢大難,幸得貴人相助,才化解為宜,這才得空帶酒上清涼寺看看老朋友。”
智聰和尚笑道:“你兒子殺了人,這本是小事,卻差點害得你楊家三人被殺,但此劫非你命劫,所以你才上的五臺山吧。”
凌楚瑜微微吃驚,若真如此言,非楊繼業大劫,難真正的大劫又是什麼?
楊繼業道:“不錯。我兒殺人,得罪潘仁美,我在京城是如履薄冰,擔驚受怕。我一人死倒也罷了,可不能連累夫人和八個兒子。我思前想後,終日憂心,這才前來賜教。”
智聰和尚嘆道:“繼業,非我不願幫你,而是此劫乃天命。我只能指點一二,其餘無能為力。”能讓他如此說,想來定是非常嚴重,楊繼業問道:“我楊家得罪潘家,男丁被髮配雄州,遠離京城,難道潘仁美還想千里殺人不成?”
“小人殺人,無影無形。”智聰和尚道:“你可知你此劫為何而來。是你楊家殺戮過重所至。”
楊繼業訝異道:“殺戮過重?我楊繼業出身以來,從未濫殺無辜,何來殺戮。”智聰和尚道:“沙場那些皚皚白骨,就不是人?”楊繼業雙眼忽然瞪得老大。
智聰和尚道:“眾生平等。你楊家雖是為國征戰,保境安民,但兵者無情,戰亦無義,那些死在你手上的就不是人命了嗎?”
楊繼業怒道:“荒唐,那些遼兵入侵中原,殺我同胞,又豈是善良之輩。我殺他們,這是為國除害。”
智聰和尚卻道:“世上的人,分得清誰好誰壞嗎?”
楊繼業怔忡道:“難道我楊家為國為民,也有錯?”
“分不清,道不明,誰對誰錯,不由我定,乃天而定。老實人壽短福薄,小人命長財多,這又如何說。”
楊繼業依舊接受不了,拍了拍石桌,仰天長嘯道:“這命運,當真不公。”
智聰和尚道:“命不公,人能公。你既然命遭大劫,自然有人會替你化解,這就是為何要積累陰德之故。你楊繼業雖殺人無數,但都是保家衛國,若能得助,可化險為夷。”
“請大師指點。”楊繼業深深一躬。
智聰和尚道:“說難不難,如今你被貶雄州,當盡知州之責,不再入朝為將,大劫自解。”
楊繼業長舒一口氣,道:“大師你不知道,如今我被貶為雄州知州,已遠離京城這是非之地。想打仗都不成咯。”
智聰和尚卻搖搖頭,道:“天下之大,要放逐一人,地方多了是,為何偏偏是雄州?”
楊繼業不解,道:“大師的意思是……”智聰和尚道:“繼業,你女眷為何就在京城。”楊繼業道:“或許是皇上怕我謀反,留家眷做人質。”
智聰和尚搖搖頭,道:“若我是皇帝,定要將你兒子留下做人質,而且發配你到南邊荒野。而如今你女眷在京,男丁發往雄州,你是真不知道?”
“此番出征大遼,皇上三路大軍,雄州一路最接近幽州,只怕是皇上為了以防萬一,才將義父發往雄州,若有意外,也好馳援相救。”凌楚瑜忽然說道。
“對咯!凌小子的格局,比你大。”智聰和尚笑著道。
喜歡俠骨照銀槍請大家收藏:()俠骨照銀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