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胸有義氣劍飛芒(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凌兄弟,不見多日,為何如此失意?這可不像你的為人。”程萬金將其扶起,見他肩頭流血,雙臂下垂,怒道:“誰將兄弟你傷得如此之重?”
百里易見此人阻撓,氣惱道:“你是何人?竟敢壞我大事。”他本以為無人敢出手相救,即便是有,也是在場的其他門派中人,如金雁門青天漣、白馬堡白良之輩,倘若他們敢來,便順勢連他們門派一併收拾了,這就是他和上官司密謀的計策,以為以後上官司坐穩武林盟主之位。
“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程萬金是也。”他也不隱瞞身份,將那口金刀杵在地上,虎目而視。他自從受凌楚瑜相邀,加入凌家鏢局後,就在蘇州總號效力,僅數月便拿著月奉將金刀贖回,初嘗這安穩的日子。
“我呸!”臺下不知是誰認出他來,怒道:“程萬金乃一方匪寇,打家劫舍,無惡不作,今日卻敢來此撒野,上官盟主,在下請命,前去殺了此賊。”
程萬金哈哈大笑,道:“好,來一個算一個,來兩個算一雙,我程萬金的金刀,很久沒嘗過鮮血了,如今正飢渴難耐。”
凌楚瑜道:“程大哥,此間危險,大哥又何必以身犯險,我區區一條賤命,死又何妨。”程萬金喝道:“大丈夫死當轟轟烈烈,豈能蒙受屈辱,含冤九泉。”凌楚瑜胸口登時如遭重錘,心想若就這樣死去,當真窩囊,可眼下分明是上官司和百里易佈下的局,就是要將前來相救自己的人一網打盡,減少日後反對勢力,道:“大哥,這是敵人詭計,你中計了。”
程萬金卻不以為然,哈哈大笑道:“即使是龍潭虎穴,又當如何。凌兄弟,咱們聯手殺出重圍,教這幫自詡英雄豪傑的人好好看看。”他語氣狂妄,卻堅若磐石。
百里易道:“程萬金,我記得你已歸了凌家鏢局,哼哼,這凌家鏢局果真是居心不良,連匪寇惡人也敢招攬,他日難保不是另一個敵人。”他此意乃挑撥群雄對凌家的偏見。程萬金哈哈大笑道:“你之前不也是魔教頭子,也好意思說我?況且我早就向凌家請辭了,如今老子是閒雲野鶴,如今瞧你們一個個人模狗樣的卻多番陷害我凌兄弟,我豈會坐視不理。”
他此言明明白白,說自己已脫離凌家鏢局,如今所做之事,也和鏢局無關。百里易被他冷嘲熱諷一番,怒道:“那既然如此,若我此刻殺了你,也不算和凌家鏢局作對。”程萬金將金刀抗在肩上,道:“你若有本事,就儘管來,老子要是皺眉,就是烏龜王八。”
上官司道:“大膽程萬金,我念你改邪歸正,本不為難。豈料你是非不分,來此搗亂,我豈能容你。你區區一人,敢言能勝天下英雄?”程萬金大笑道:“天下英雄?是非不分,忠奸不辨,我看是狗熊罷了。”他扶穩凌楚瑜,將一隻手搭在自己肩膀上,道:“現在我就要走,看你們誰敢攔我?”
此時啼聲聲動四方,驚動林中鳥,群雄一瞧,只見從樹林從衝出幾路人馬,個個來者不善,面帶煞氣,待出了樹林,徑直朝著群雄這邊而去。
場面登時一亂,上官司臉色難看,他早早就派遣探子在四周,以防不測,而眼下接連莫名出現敵人,他竟渾然不知。他不知高時來此前,將他所安插的眼線盡數折斷,這才使得如今這支人馬能毫無聲息地出現。
他如今為武林盟主,自當主持大局,喝道:“敢問前方是何路英雄,不知尊姓大名,上官司在此恭候。”
“哈哈,兄弟們,這武林盟主親自相問,我等何其榮幸。”在西南一角,一名頗為英姿的男子一馬當先,他身著短袖上衣,胸口袒露,腰間別著一柄長劍,揹負大刀,大有豪傑之氣,他身後人馬有四五十之眾,個個精神抖擻,但看其穿著,不似名門正派,紛紛道:“我們賤命能得武林盟主一問,大可光宗耀祖。”說罷齊聲大笑。
上官司聽出他們言語間的不敬和輕視之意,心裡發怒,卻不能表露於面,只陰沉著臉。
為首男子馬鞭一揚,喝道:“兄弟們,先到木臺上為勝。”此話一出,其餘幾路人馬都是轟然一應,雖只有不足百人,但一時間塵土飛揚,如風捲殘雲般席捲而來。
臺上的程萬金哈哈大笑,朗聲道:“各位兄弟,你們都來晚了。程某人已接到凌兄弟,正要離去,到山下痛飲三百杯。”
“什麼?老程你使詐,咱們約定今晨攻打東方家,救出凌兄弟。可你事先得到訊息,便往這芒碭山去了,害我們撲了個空。”他似乎惱怒,但又心有歡喜,道:“你用計,兄弟們自然不服,待此間事了,兄弟們定一人敬你一杯酒才行。”程萬金哈哈大笑,道:“我程萬金雖武功不濟,但論酒量,能勝你們數倍,又豈會怕。”
他們正說之際,已離木臺一箭之地,以那名男子為首的十餘人從馬背縱身躍起,落地後竄入臺上,行動迅捷,而其餘人翻身下馬,結成隊伍擠入群雄中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成林!”
“薛文!”
“吳曉東……”
群雄瞧臺上那前來的十八人中,均目瞪口呆,紛紛叫出其名字來。
“他們不是雄霸一方的賊寇嗎?”
“據說他們都歸降凌家鏢局了。”
“這凌家鏢局是鐵了心跟天下英雄作對?”
這些人都曾是一方賊首,那些名門正派的人素來瞧不起,也自然不認得。
凌楚瑜抬眼瞧著眾人,淚眼朦朧,道:“各位大哥,你們怎麼……”說到這裡,已是情不能已,哽咽起來。
“我等與凌兄弟結拜,不求同生同死,可若見死不救,豈非大丈夫。”十八人紛紛取下腰間佩劍,振臂一揮,道:“不求同生共死,但求患難與共。”
這十八人乃凌楚瑜初入江湖,一路上結交之豪傑。他們起初都以為凌楚瑜只是一個平平之輩,率部攔搶,豈料皆被他所敗。凌楚瑜見其忠義,便陳說厲害,讓他們改邪歸正,入夥凌家鏢局,而他們手上長劍,正是凌楚瑜贈與以表心意之劍。
這夥人為報答凌楚瑜知遇之恩,在鏢局期間多加自我約束,規規矩矩跑鏢,心也漸漸安穩起來,過著熱飯熱炕的生活。
豈料凌楚瑜成武林公敵,他們隱隱不安,卻又絲毫尋不到他的蹤跡,也只能乾著急。這一次“除賊大會”,本來東方家保守嚴密,就連凌柏川也不知,他們能馳來相救,正因為凌紗兒和宋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