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否極泰來悟商參(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駱歆心走後,凌楚瑜心情莫名大好,或許是因為她許諾帶自己離開,或許又是見到與母親一般的親人,備感興奮。他大口吃喝,暢快淋漓。飯飽後打了會坐,躺在石床上呼呼大睡。
本是個好夢,可夢中仇東時忽然出現,揮掌朝自己心房殺來。凌楚瑜想反抗,但身體卻遲鈍如老人,手腳如灌鉛水般沉重,反應不及,胸口重重捱了一掌,躺在地上動彈不得。不僅如此,耳邊還聽到仇東時陰沉沉道:“又恢復功力了,正好給我增強功力。”然後右手手腕被扣,身子像被抽空了般無力,隨後刺骨鑽心傳遍全身,這是要損人經脈。凌楚瑜太清楚這種痛苦了,之前被仇東時化去內力時就是如此。哇呀一聲叫,從石床上彈了起來,氣喘吁吁,大汗淋漓。
他下意識朝自己身體摸去,確信沒事,才送了一口氣,擦了擦額頭汗水。
“真是陰魂不散!”凌楚瑜嘟嚕一聲,心有餘悸。
待休息片刻,凌楚瑜越發惆悵,若以後再遇到仇東時,以他如今吸功大法的修為,自己改如何抵擋。
“要不……我也學學?”凌楚瑜思前想後,思忖著所以要破解吸功大法,就必須知道他的弊端,若想知道他它的弊端,就得先學這門武功。但這個念頭一閃而過,心想自己若學了吸功大法,豈不是會被那群所為的正道人士逼得自廢武功?這也會影響自家鏢局在江湖上的名聲,旋即打消這個念頭。
他躺在冰冷的石床上,糾結得腦袋發漲,忽然一拍手,心想:“我學吸功大法只是為了對付仇東時,脫困後不在天下英雄面前施展這門功夫不就好了嗎?”想到這裡,覺得可行,就盤膝而坐,開始依循腦海中的心法口訣,修煉起來。
《化功篇》和《催息篇》都是以人體經脈執行軌跡的不同,而達到化人內力,損人經脈的妙用。而其中的關鍵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篇中記載道:“商為心火,乃東方蒼龍腰腎所在,故稱之為七月流火,主兇。化功乃依託右手手太陰肺經,以灼熱真氣化去對方內力,無跡可尋,無影無蹤。而被化內力之人身感內力外洩不止,卻無從還手……”
凌楚瑜依照心法走了幾遍後,打通手太陰肺經,真氣從手指商陽穴傾出,這才算完成,但至於效果如何,得去正真使用才知,可這裡哪有人可以拿來試。就算有人拿來練手,他也不能做此喪盡天良之事,嘆息一聲,就接著往下練,心卻想著定要拿仇東時開刀。
而《催息篇》更加狠辣,也是以右手手太陰肺經為運功法門,不同的是,真氣由心肺而發,心為火,肺為金,二者發出真氣炎熱肅殺,以此真氣催人經脈,無所不至,無所不殺,無所不融,受害者筋脈如同刀割火燒,慘痛無比。練習此功,指尖發熱乃成。
良久,凌楚瑜才覺得指尖洩出灼熱真氣,方知道這摧息篇大功告成。
學了這兩篇,凌楚瑜不禁對這門武功深通惡絕,但苦於無奈,為了自保脫困,也只得耐心繼續學,心裡想,若是能找到剋制方法,也不失為為武林盡一份力。
待學到《神微篇》時,則無前兩篇不同,是以二十八星宿的參星為核心。參星為西方七宿中最末的一顆星,卻居於白虎前胸,尤為重要,是吉星。篇中有記載:“參位前胸,虎口也;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友在門,飢不及餐,是故能吞闔萬物。”意思是說參星是虎口位置,而此刻月亮已落,參星橫斜,天色將明,是要進食的時候了。再以左手手太陰肺經,吸去對手內力,存於氣海穴,化為己用。取人一擔,利已七鬥,就好像動物撲食一樣,不是整個吞食,而是隻吃肉和內臟,留下骨頭,要不然為什麼會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物極必反,過猶不及。
三篇學完,凌楚瑜感覺體內如飢似渴,並不是口腹之慾,而且身體最深處的一種渴望,一種對力量的渴望。他大驚之餘,心想“莫不是走火入魔?”然後急忙在腦海中從頭過濾,可並無錯漏,心想難道是練功過度導致有些精神怪異,然後急忙把未動的飯菜掃了個清光,才緩緩平和下來。
時間過得極快,夜深露重,已是後半夜。凌楚瑜有些睏倦,心想練了三篇也沒找到剋制之方法,也不能操之過急,想著先休息一會,明日再練。躺下後卻睡不著,腦海中都是吸功大法的運功法門和訣竅,竟不知覺就練了起來,直到東方魚肚發白,才緩緩睡去。
醒來時已是中午,只覺得口乾舌燥,下床後找到水壺,鯨吸牛飲般喝了個飽,但仍覺不夠,又將飯菜風捲殘雲般掃個精光,這才有些滿足地靠在石床上。
躺了一會,凌楚瑜覺得體內真氣湧動,不太安分,有些訝異,這真氣從來不會這般不受控制,急忙運功歸墟,匯入丹田。
調息良久,這真氣終於安分了許多,但氣海穴卻像一個漩渦,好不容易歸導的真氣卻一點點在流入其中。凌楚瑜從未見過如此情況,心下大駭,急忙將真氣調出,可仍舊阻止不了真氣匯入氣海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凌楚瑜忽然記得最後一篇《歸神篇》中記載中有一句“歸於氣海”,至於還有什麼,他亦然不記得。因為全篇都是他死記硬背,沒來得及融會貫通,只得從頭開始,從新默唸。
“人有七海,衝為血海,乃五臟六腑之本;顫中為氣海,乃先天之氣精華所在;脾胃為水穀之海,可腐熟水谷,輸布精微;腦為髓海,元神之府也;督為陽海,陽氣之海;任為陰海,陰血之海;眼為神海,瞳通於髓,元神之海。可其七海中,卻互有貫通;眼通於髓,元神之府,任督二海,陰陽互補,是故又為五海,分佈人體東南西北中……”
“以參星為基礎,取人內力後,需歸於血海,再由任督二脈,注入髓、水谷二海,再散於四肢百骸,最終歸於氣海,為我所用……”
凌楚瑜一邊默唸一邊運功,極為小心,生怕錯漏一字。這內功心法的修煉,只怕錯一字,都會引得自身走火入魔。他不知如今身體異樣是否跟吸功大法有關,故而倍加小心。
凌楚瑜小心翼翼將真氣執行,一遍過後,氣海終於是不在一昧吸取內力,而是將歸納而來的真氣貯藏起來。凌楚瑜得心應手,真氣歸墟有些成就,不禁信心滿滿,更加堅決。一遍又一遍後,凌楚瑜終於將真氣平復下來,歸於氣海。
“這真是一發不可收拾!”凌楚瑜有些懊悔,這吸功大法只要學了一層,就愈發想練一層,即使不想練,這身體真氣就催促自己往下練,直到練完為止。
“應該無恙了吧!”凌楚瑜還有些擔心,怕真氣亂串,但轉念一想,既然師伯駱歆心能將這武功交給自己,應當無疑了。為了保險起見,又調息了一會,確保無恙後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