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鐵血長槍初鋒芒(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鍾萬里提刀指著楊景,恨他多管閒事,冷冷道:“你是誰?為何壞我大事。”楊景朗聲道:“鍾萬里,你殺卒越獄,罪大惡極,我奉命拿你歸案。”
鍾萬里大笑,“就憑你們兩個小子?”對著凌楚道:“上次中了你的暗算,讓我失手被擒,這次我定一刀一刀剮了你。你們一起上吧。”
楊景插話道:“慢,我這次拿你,並不是以多欺少,楚瑜,公家辦案,這次你不要插手。”凌楚瑜雙手一擺,表示任君選擇。
鍾萬里心裡暗喜,若兩人同時攻來,自己恐怕會有所不及,如今單打獨鬥,勝算更大。握緊手中的長刀,瞥了一眼凌楚瑜,自己的獨門兵器被官府扣住,只能買了一把次品,想到這裡,對凌楚瑜的怨恨又加重了幾分。
楊景身無寸鐵,氣勢卻不弱,正色道:“都說鍾萬里有兩大絕技,一是輕功卓越,二是刀法詭秘,今天我倒是要好好領教。”
鍾萬里重重“哼”了一聲,道:“你一個黃毛小兒,竟敢在我面前撒野。看來刑部真是日漸衰落。”
楊景道:“你錯了,我不是刑部的人。”
“大理寺嗎?”
楊景搖了搖頭,道:“我並不屬於刑部或者大理寺,也不是官府的人,只是出於正義幫忙。”
“呸!”鍾萬里狠狠啐了一口,冷冷道:“多管閒事,小心搭上性命。”楊景道:“廢話少說。”說罷大步上前,雙拳直送,簡潔大方,卻有萬鈞之力。
鍾萬里舉刀向迎,楊景的拳頭打在刀身上,“當……”發出沉悶的聲音,震的手臂發麻,鍾萬里冷笑道:“太祖長拳麼?用這種武功是太小看我了。”
太祖長拳是由宋太祖趙匡胤所創,立國後發揚以武立國之策,這套拳法就流傳民間,研習的人不在少數。楊景笑道:“小看太祖長拳,小心吃不了兜著走。”說罷雙拳又呼呼而來。
凌楚瑜在一旁看得清楚,楊景所學的“太祖長拳”可比民間流傳的招式要大氣磅礴許多,當年太祖趙匡胤衝鋒陷陣,靠的就是這股衝鋒陷陣的氣勢,如今武林人士缺乏沙場磨鍊,早就失去了“太祖長拳”精髓,如今楊景這一少年使出,卻有幾分當年的味道。
楊景雙拳直送,一招“衝鋒陷陣”,勇往直前,拳勁一剛一柔,並不像莽夫那般只靠蠻力。鍾萬里暗暗吃驚,楊景平時一副翩翩公子的樣子,交起手來卻一臉殺肅,毫不留情,讓人膽寒,殊不知這“太祖長拳”精髓,靠的就是這股沙場征戰的氣勢,戰場形勢嚴峻多變,稍不留神就會送命,膽小者死,只有勇猛之人才能活到最後,“太祖長拳”在沙場上孕育而生,自然不能少了這股精神。
兩人鬥了數十招,楊景氣勢不減,一招強過一招,完全壓過鍾萬里,楊景招式並不花哨,簡單直接,任鍾萬里刀法如何多變,一招既潰。鍾萬里節節敗退,暗叫不妙,“太祖長拳”一鼓作氣,若找不著反擊機會,只有捱打的份,楊景一開始就全力攻來,打得鍾萬里措手不及。鍾萬里好歹身經百戰,雖處於下風,但任然不敗。
楊景武功不弱,基礎紮實,凌楚瑜起初還有些擔心,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暗釦一枚石子,隨時出手相助,看到這心裡稍稍有些寬心。
鍾萬里招招受限,大聲道:“小子,你這武功從何處學來?”楊景道:“怎麼?堂堂巨盜連太祖長拳都沒瞧見過嗎?”
說罷右拳直出,左掌從下飄然拍出,一剛一柔,一快一慢,鍾萬里接住楊景的右拳,冷不防被左掌拍在胸口,鍾萬里氣血翻騰,向後退了幾步,道:“這可不是普通的太祖長拳。”楊景嘴角上揚,不予理會道:“廢話少說,看招。”
流傳民間於民間的“太祖長拳”,是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為了提高士兵作戰能力精簡而來,簡單實用為主,少了諸多精妙變化,為的就是在戰場上一招制命。而楊景所學的“太祖長拳”,身兼剛猛精妙,才是正宗的嫡傳“太祖長拳”,想到這裡,凌楚瑜對楊景出身有所疑慮。
身兼正宗“太祖長拳”,楊景身份背景定不一般,想到這裡,鍾萬里有些遲疑,若眼前這人身份尊貴,那不得罪了朝廷?自己可就吃不了兜著走,為今之計只有走為上計,可偏偏凌楚瑜在一旁虎視眈眈,若兩人夾攻,勝負難料。
正當鍾萬里猶豫之際,又中了楊景兩拳三掌,好在楊景內力尚淺,拳掌雖重,但自己有內力護體傍身,兩三息便不痛不癢了。
鍾萬里收了刀勢,道:“小子,你不是我對手,看在朝廷的面子上,我放你一馬,如何?”楊景表情肅然,道:“鍾萬里,你殺卒越獄,可是犯了死罪,我可是立了軍令狀,非拿你不可。”
鍾萬里勃然大怒,道:“臭小子,別給臉不要臉,本大爺有意留你小命,別不識抬舉。”楊景蔑笑道:“放心,你我一對一,公平比武,無須擔心外人動手。”
鍾萬里沒想到楊景會口出狂言,帶著幾分看不起自己的意思,狂笑道:“好,好,好,既然如此,那我就取你性命。”楊景也笑道:“好,我倒是要看看,你這巨盜有何本事。”凌楚瑜暗暗搖頭,把石子丟在地上,楊景明言不需要出手相助,自己也不必多管閒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