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線峽谷劍鋒寒(上)(第2/3頁)
章節報錯
先鋒決定好了,歐陽靖解下來要安排其他事宜,思忖道:“蔣大哥幾日前已經帶了不少輕功好手埋伏在山上,遲緩魔教的埋伏,羅大哥,你乘勢而上,以最快速度突破。”羅凌雲拍拍胸脯道:“沒問題,我這就去準備。”
羅凌雲走後,歐陽靖見苗之山有些不高興,似乎是在為剛才沒搶到先鋒一事不悅,笑道:“苗兄,不要洩氣,待羅大哥行軍到一半,還有勞苗兄率部突襲,以壯聲勢。”
雖是個副攻,但苗之山也欣然接受,道:“好,我這就去準備。”
兩人走後,歐陽靖對吳沛山道:“吳大哥,勞煩您親率甲兵,見機行事,我怕對面列陣防禦,這裡地形窄,騎兵很難鋪開衝殺,若前方攻擊不順利,還有勞吳大哥殺出一條血路。”
吳沛山抱拳道:“歐陽老弟放心,我手下兄弟最喜歡打硬仗,再硬的城牆,都能啃出一個裂口。”
歐陽靖點點頭,轉而對韓大鈞道:“韓大哥,你跟吳大哥一道出發,相互策應行軍。”
韓大鈞點點頭,道:“一切聽從歐陽兄安排。”
這幾人都是成名已久的人物,手下強兵猛將,放眼武林都是響噹噹人物,如今肯聽從歐陽靖的調派,這讓公孫如是如芒在背,這歐陽家在江湖上的地位太可怕了,可怕到能隨意絆倒東方魄。這也就為什麼東方魄一定要讓歐陽靖圍剿蒼雲山,以此機會削弱他的羽翼。
“公孫家主!”歐陽靖安排好攻山部署後,對公孫如是說道:“還請公孫家主帶領各大門派的英雄最後衝殺。”
公孫如是臉色一變,心想讓自己殿後,這明擺是怕自己搶功勞,心中隱隱介懷,不過這也好,自己不用犯險,臉上瞬間變成笑臉,道:“聽從歐陽家主安排。”說罷大袖一甩,離開了。
“歐陽兄,他對你的安排不滿。”駱天浩看著公孫如是離去的背影道:“看來他也想搶一份功勞。”歐陽靖道:“隨他吧。只要不給我添亂就行了。”駱天浩道:“歐陽兄你讓他統帥群雄,若沒有作為,他面子上過不去,我怕他會影響戰局。”
歐陽靖知道公孫如是這個人本事不大,卻好大喜功,笑道:“所以我才安排他在最後,免得亂了陣腳。”然後抬頭看看天,道:“時辰差不多了,準備攻山。”
公孫如是走遠後,心有不甘,憑什麼讓自己殿後,說到人手,自己調派江湖各大門派,雖人數眾多,但大多忠於歐陽家,自己哪裡調動得了,怎麼能不生氣。想來想去,覺得太過窩囊,忽然心生一計,便令人召集江湖各派去了。
一線峽,羅凌雲手持一把斬馬刀,領著麾下一百五十鷹騎飛馳而去。他手下的鷹騎驍勇善戰,身著皮革護甲,臉戴雄鷹面具,雙眼如勾,彷彿獵鷹般攝人心寒。每個鷹騎都配一長一短兩把刀。長的是斬馬刀,專門用於馬上劈砍,來回衝殺;短的是匕首,用於與敵人短兵廝殺。不僅如此,每人身上還帶有弩,配二十支短箭。
羅凌雲剛率部過半,兩側高山忽然響起尖銳的號角聲,震耳欲聾。胯下馬兒按耐不住,開始有些驚慌。羅凌雲見勢不對,心想應該是兩側伏兵,大喝一聲道:“衝!”身後鷹騎們揮動鞭子,使勁抽打,馬兒長嘯一聲,四蹄如飛,狂奔而去。
就在此時,號角聲驟停,前方飛來密密麻麻的小點。羅凌雲雙瞳如豆,急忙附身向後大喝道:“是箭矢,小心啦!”話音剛落,幾支箭矢“嗖嗖”從頭頂劃過,身後幾人中箭倒下。羅凌雲大怒,附身貼住馬背,大喝一聲:“衝!”自己一馬當先,呼嘯而去。
此時兩側高山傳來打鬥撕喊聲,想來蔣狄已經發難,率部拖住山上的伏兵。歐陽靖見此陣勢,急忙喊道:“苗兄!”
苗之山早就按耐不住,一聽到歐陽靖的指令,拔出彎刀,喝道:“兒郎們,跟我衝!”
苗之山一馬當先,率部衝殺而去,氣勢不輸於羅凌雲的鷹騎。
苗之山之所以能在大漠開山立派,與羅凌雲號稱塞外雙雄,少不了麾下的狼騎功勞。這些狼騎都是千挑萬選的勇士,每個人都有獨立在大漠生存的能力,腰佩彎刀,手挽長弓,神出鬼沒。苗之山曾親率領數十狼騎追擊數百騎馬賊,三天三夜,不死不休,殺賊於千里之外,從此以後,馬賊一聽狼騎之名,立馬聞風喪膽,落荒而逃。
“反擊!”羅凌雲率領的鷹騎俯身策馬,冒著箭雨飛馳,瞬息之間,離出口僅有一箭之地,急忙命令鷹騎用弩反擊。鷹騎都是身經百戰的戰士,聽得號令,右手握緊韁繩,左手取出弩來。
這弩不是一般的弩,而且踏弩。它前端裝有腳踏,使用時用腳勾住腳踏,便可單手拉弦,非常利於馬上射擊。鷹騎動作嫻熟,拉弓裝箭一氣呵成,無需瞄準,往前方亂射即可。
對面傳來嗷嚎之聲,羅凌雲大喜,急忙命人繼續放箭,壓制對方弓手。就在此時,身後箭矢呼嘯而來,飛過羅凌雲頭頂,射向前方。他轉頭一瞧,身後不遠處,苗之山的狼騎正在逼近。狼騎身配長弓,而且均是強弓,射程比弩遠得多,一頓箭雨,對面又是哀嚎一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羅凌雲哈哈大笑,喝道:“痛快!”苗之山及時趕來,壓制對面的弓手,倒給自己減輕不小壓力,但自己也不認輸,高聲道:“弟兄們,後面狼騎來了,千萬別輸給他們,跟我衝!”此時谷口僅有幾步之遙,鷹騎們收起踏弩,手拿斬馬刀,揮舞而去。
苗之山見羅凌雲的鷹騎快衝破一線峽,為了避免弓箭傷及自己人,喝道:“兒郎們,拔刀隨我來!”狼騎轟然一應,拔出彎刀,如星光點點,緊隨其後。
歐陽靖在後方觀察戰局,見羅凌雲率領的鷹騎即將衝出一線峽,立馬給吳沛山和韓大鈞下命,甲兵在前,弓手在後,相互掩護急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