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的婚戒早就準備好了,只不過一直不想受到張立家的安排,所以才沒有第一時間選擇求婚。

一想到這件事情,張遠還是感到極為頭疼,距離海底工程完工至少還有半年的時間,只有到了那時候,安格公司的實力達到了巔峰,才有可能與立遠集團掰掰手腕,也就不用顧忌張立家的安排了。

“我知道的,不用著急。”寧詩輕聲安慰道,“其實按照我們那邊的規矩,也還要回家先見父母,只不過多等一點時間而已,只要你不後悔,我等得起。”

“沒關係,你也不用太過擔心,雖說暫時搞不定,但我還有別的辦法。”張遠淡淡道,似乎根本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不管怎麼說,張立家始終是他親爹,就算張遠不按照他的安排辦事,觸及了張立家的底線,最後也就是鬧點小脾氣,冷戰幾天,根本不可能傷筋動骨,等抱孫子的時候,張遠就不信他不就範。

“到時候,你纏著我媽就行了,只要她答應了,一切都好辦。”張遠捏了捏下巴,猶豫道“就是你爸那邊……我感覺有點搞不定啊。”

寧啟學表面上在乎一些虛名,可是在關鍵問題上卻毫不含糊,尤其是涉及到寧詩的婚姻大事。

雖然經過上次的事情,寧啟學對張遠的態度有所改觀,卻仍然捨不得寧詩離開。

廣陵這麼遠的地方,就是坐飛機也要花上半天的時間,以後逢年過節,想要趕回家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大多數父母一般不擔心女兒結婚,畢竟養了這麼大,結婚那是經過二十幾年心裡準備的。

提到結婚的事情,寧啟學心裡其實並沒有多大的負擔。

但是,遠嫁卻是任何父母都邁不過去的一道坎,這意味著無法時刻了解女兒的狀況,不知道在外面過得好不好,心裡總會時常感到不安。

獨身子女的家庭,有九成的父母其實都不喜歡女兒遠嫁,一是無法長期回家,將來自己老了以後怕沒有依靠,二是怕女兒在外面受了委屈,連回孃家都難,只能忍氣吞聲。

寧詩也有點傷腦筋,她雖然有時候挺衝動的,但也不會完全不顧父母的想法,畢竟是那麼多年的養育之恩。

“要不這樣,抽空我們再回去一趟,先把我爸搞定了,然後再考慮別的事情?”

張遠思考了一下,笑道:“攘外必先安內,乾脆先把孩子生了,再帶回去見他外公。”

“去你的。”寧詩輕啐道。

他們雖住在一起那麼久,但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受制於書香門第的思想,寧詩在正式結婚之前,根本就不可能做那種事情。

“我就是開個玩笑。”張遠看到寧詩有點脾氣,不禁安慰道,“其實回不回去都沒什麼用,哪怕是搞定你爸,我想也很難搞定我爸。”

“他們兩個的意見都完全不同,哪怕說通了任何一方,都沒有什麼意義,到時候他們一爭論起來,我們前期的功夫就全白費了。”

磨破嘴皮子說服了寧啟學,但說服不了張立家,最後結果還是一樣,他們雙方的想法都不同,很難達成一致,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古話說門當戶對,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不符合這個規矩,用現在的話來講,女的那叫高攀,男的那叫入贅。

門當戶對並不是完全說的是出生與身價,而是雙方的思想觀念要基本一致,就如千億級別的大老闆,永遠無法和千萬級別的小老闆吃在一個飯桌上。

大家格局不同,說話的方式都不一樣,完全尿不到一個壺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