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很受打擊,他失魂落魄的走回車間,腦海裡反覆的想著張遠的話,沒有柯老那麼專業的術語,卻彰顯了平常的本質。

搞哲學的人,心機太重了。

柯老的話,僅限於某一方面,甚至更具權威性,而張遠卻是簡要的概括了所有的事情。

“看來天啟第四代必然會在今年成功。”陳旭可以想象,在柯老這樣的頂尖科學家的支援下,又有張遠這種認知的程度,雙方很難產生任何矛盾。

大家的目標都是相同的,那麼即便出現了分歧,也只是停留在具體方案的細則,而不是從原則的問題出發。

“秦雲琿,你這是在做什麼?”陳旭在巡查車間的時候,忽然發現秦雲琿一個人蹲在角落,似乎在發呆一樣,目不轉睛的盯著生產工藝。

最讓他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品控的職責是負責把關產品質量,可秦雲琿一直盯著某一項生產工藝,那還有什麼意義?

“我在想,這裡面有點問題,是不是可以進行簡化。”秦雲琿無意識答道,似乎根本就不知道在和誰說話,只是單純的回答陳旭的問題。

“簡化?”陳旭皺著眉頭。

這裡每一項生產工藝,都是經過嚴格的把關,並且交給技術人員仔細核對過的流程。

想要簡化生產的工藝,那就是準備偷工減料!

秦雲琿此刻才意識到,陳旭不知何時站在了他身邊,於是立馬站起身,慌張道:“我的意思不是說要簡化流程,而是簡化實施的方案。”

“打個比方,我們的生產工藝中,有一項規定,機器人必須承受的壓力超過一噸。”

“這有什麼問題?”陳旭不明所以。

天啟第三代機器人,包含了部分自動組裝的功能,有的組裝配件總重量甚至超過了一噸,如果不符合要求,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生產。

“當然有問題。”

秦雲琿挑眉道:“按照我們出貨的資料,需求組裝配件的公司,只有百分之一達到了五百斤以上的標準,百分之八十甚至還不到一百斤,我們為什麼要製造出這麼高規格的裝置?”

結合柯老與張遠的提點,陳旭立馬聽出了秦雲琿的意思,“你是說,我們需要分出不同規格的產品?”

“恩,我就是這個意思,既然大部分人都不需要這麼高的標準,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花費那麼大的代價去製造?”秦雲琿道。

天啟機器人的標準,依舊是對準了國外的生產規格,秦雲琿的專業不是機械製造,所以沒有任何的基礎知識,只會口頭粗略的描述。

可偏偏也因為他不懂生產,沒有系統的進行知識培訓,因此可以看出其中的不妥之處。

國外的某些特殊標準,只是相對於他們的生產環境而言,其實對國內的生產廠家並沒有多大的參考價值。

國內大部分中小型公司,依舊是採用的人工加工的方式,遠遠達不到國外全機械化生產的規模。

他們需求的機器人產品,只是為了節約人工操作的成本,而不是為了全部替代人工。

目前國內人工生產的總體成本依然不算高,可簡單的生產工藝,卻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

這種簡單的工藝,人工成本佔用率過高,且質量很難把控,因此才需要機器人替代這一部分的人工。

相對複雜的工藝,以天啟三代的技術,根本無法完成,需求的標準卻完全超出了使用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