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總,你怎麼那麼輕易的就答應了?”陳旭還以為他會藉此機會,好好壓一壓價格。

畢竟金源公司已是窮途末路,只要再狠狠的壓他一把,至少能把價格再降下來很多。

“你才來不久,還不清楚公司的意義。”張遠搖了搖頭,“我是要賺大企業手裡的錢,而不是去壓榨其他人的生存空間。”

“錢對我來說,多與少並無意義,我現在壓低了價格,他們自然只能壓低員工的工資。”

“你有沒有發現,他們員工看我的眼光,其實是充滿了厭惡與不耐煩的。”

陳旭搖了搖頭,他倒是沒注意這些。

“商業玩的是心理學,有一點你一定要注意,那就是給足了錢,別人才會把事做好。”張遠提醒道。

“如果我大肆壓價,只會導致他們員工的不滿,工資不足,幹活的動力也會下降,與此同時,賀天鳴沒有足夠的資金,他也沒辦法拉攏下面的員工,按期完成任務。”

陳旭沉思道:“您的意思是說,這麼做是為了培養賀天鳴的威信?”

“不完全是。”

張遠搖了搖頭,“他的威信一直都在,我這麼做,只是看到他們還有機會,如果賀天鳴能解決士氣問題,以他們目前的裝置,可以提供未來十年內的配件供應也不成問題。”

“我需要培養一個長期的合作者,而不是短期的利益平臺,一旦把它們的血抽乾了,只會導致廣陵金屬配件公司一家獨大,到時候我們的生產成本會大幅提高,甚至不得不有求於人,無論何時,都要均衡各方的實力。”

“目前公司處於夾縫中求生存的狀態,如果主要配件被人壟斷,那將會陷入巨大的危機。”

公司最終還是看利益的組織,網際網路企業一家獨大後,就會把目光投向手裡的資源,加大提成的收入,最終把小企業變成為自己打工的資源。

小企業始終難以逃出這個圈子,因為他們已經到了別無選擇的地步。

廣陵金屬配件公司也是一樣,當他成為廣陵唯一的大型配件供應商,勢必會根據各地區的價格,綜合外地的時間成本和運輸成本,提高配件的價格。

張遠的公司規模不大,起步階段幾乎只能按照成本價賣出,可配件價格一旦出現攀升,那麼他的成本價也會隨之提升,這樣就失去了市場競爭力。

陳旭若有所思:“這種心態上的博弈,實在有點太誇張了。”

“這一點都不誇張。”張遠嘆了口氣,“我們現在還只是在廣陵這一塊鬧騰,以後走出了廣陵,甚至走出了國內,那時候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外國人的思維和我們不同,心態也會有很大的變化,商業不僅僅是貿易,更多的是心態的較量。”

陳旭點了點頭:“這幾天我會注意金源企業的生產情況,如果有問題的話……”

“你自己想辦法解決。”張遠知道他想說什麼,可有些事總得讓陳旭去做,畢竟他只執著於技術,而不思量管理的方式,日後必然會落後於整個團隊。

安格公司壯大後,必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陳旭一直止步不前,那麼終將被新人趕上,替代掉他的位置,這也是張遠不想看到的一幕。

“好。”

陳旭點了點頭,雖然任務很艱鉅,可他依舊選擇了執行,這樣他才能理所應當的拿到五萬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