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匈奴寇邊(第1/2頁)
章節報錯
聖旨的到來,對於偌大的府邸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影響,接到了賞賜的高夜,也沒什麼興奮的感覺。郭嘉三人都得了心愛之物,開心的緊;府上下人都知道自家掌櫃的一年總能掙回來幾千金,這區區一百金,算得了什麼?因此這一張聖旨,對於府上所有人來說,不過是個形式罷了。日進斗金的人家,會在意一百金的賞賜麼?
相比之下,秋收才是重中之重。雖然高夜只種了二十畝地,但城外還有屬於自己的大片土地,有許多佃戶在耕種。因此收糧食的時候,是發動了所有沒事的僕人一起。現在高夜掌管了整個府邸,自然是一聲令下,所有人都投入到了豐收的大業中。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的很快,但收完了玉米和土豆之後,忙碌的人就只有那些下人們了,至於高夜等人,則是在張遼的建議下,準備去城外打獵。
郭嘉雖然是文弱書生,但畢竟久練太極,身體倒還健壯,便決定和高夜,趙雲,張遼三人一同去打獵。自己雖然沒有像他們三人那樣的寶馬,但胯下坐騎也是一匹百裡挑一的好馬。
四人出了城,便一路向北,陰山腳下,林子裡的飛禽走獸,便是他們的目標。
四人進了林子,便分頭行動,相約要比比看,看誰獵到的東西多。趙雲張遼二人都是執弓在手,而郭嘉高夜,則是掛好了弩箭。
對於弩箭這樣的東西,趙雲和張遼二人都是持否定態度的,他們認為做為一名武將,就應當弓馬嫻熟,弓箭不好,你可以練,但怎麼能夠用這種方式作弊呢?況且弩箭雖利,但每次上箭耗時較長,遠不如弓箭方便。趙雲職責了高夜多次,都被高夜打哈哈糊弄了過去,不過高夜也覺得趙雲說的有理,如果戰場之上鬥將,你拿出手弩來暗算人家,結果被躲過去了,你還有多少機會再給他一箭?
不過對於弓箭這樣神奇的東西,高夜當真是沒有天賦,不過高夜卻另闢蹊徑,自己前世練得大都是單打獨鬥的小巧功夫,這類小巧功夫裡,論到暗算,自然是以暗器為主,而暗器也是種類繁多,諸如袖箭,飛鏢,苦無等等,高夜都曾練過。而在這個時代,想要打造這些暗器,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而且暗器是消耗品,用完了還要打造,實在是太麻煩,因此高夜選擇了一種可以就地取材的暗器——飛蝗石。
飛蝗石名字叫的好聽,其實就是鵝卵石,如果沒有鵝卵石,只要是質地堅硬,基本上都可以使用。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由於擲出的石塊像飛在空中的蝗蟲一樣,而且發出飛蝗石時,其發力要抖腕、彈指,極具爆發力。
若說用飛蝗石最最有名的人,當數《水滸傳》中的沒羽箭張清了,善用飛石,百發百中。當時盧俊義率軍攻打東昌府,結果首陣便被張清以飛石打傷井木犴郝思文。次日再戰,丁得孫又用飛叉擊傷八臂哪吒項充。等宋江到來後,張清又施展飛石絕技,連打金槍手徐寧、錦毛虎燕順、百勝將韓滔、天目將彭玘、醜郡馬宣贊、雙鞭呼延灼、赤發鬼劉唐、青面獸楊志、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大刀關勝、雙槍將董平、急先鋒索超等人,劫糧之時又以飛石擊傷魯智深,可謂聲名大噪。後來無論徵遼,還是討伐王慶田虎,這一手飛石絕技都助他立下赫赫戰功。雖然這是小說家寫的故事,但張清其人,卻是有真實原型的。宋元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便記載了宋江三十六部下中有“沒羽箭張清”,可見其故事不是空穴來風。因此高夜決定用飛蝗石,也不算是憑空臆想。
因此當四人匯合的時候,郭嘉的獵物最少,只有兩隻野雞罷了。不過畢竟郭嘉是文人,能有獵物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要說獵物最多的,還是趙雲,而且趙雲帶回來的獵物,大都是一箭斃命,除了野雞,兔子之外,還獵到了一頭鹿。不過要說最大,還得是張遼獵到的這頭野豬,只看它粗厚的皮毛和碩大的獠牙就知道,這頭野豬之前在這片林子裡,絕對不是什麼易與之輩。
至於高夜,獵到的大都是野雞,兔子,旱獺一類的小動物,而且高夜獵到的動物,都是被飛石打死的,趙雲張遼還從未見過高夜露過這樣的本領,都來仔細打聽,趙雲更是要親眼一見才行。
恰好一隻不知名的鳥兒飛過樹梢,只見高夜手向前一甩,那鳥兒立時落在地上,趙雲過去撿起那鳥兒,發現它脖子都已被飛石打斷,早就死透了。
高夜這一手露完,也是洋洋得意,至於剩下的三個人,則是一臉的震驚。誰能想到,小小一塊石頭,竟能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而且相比於弓箭,石子的體積小,更為難防。而且這石子隨手便能發出,不需要張弓搭箭,對戰之時若是突然發出,防不勝防。
就在二人一直想著若是自己遇到了飛石,該如何抵擋的時候,高夜已經完成了叫花雞的製作。這叫花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已經不可靠了,相傳是在很早以前,有一個叫化子,沿途討飯,偶然得來一隻雞,欲宰殺煮食,可既無炊具,又沒調料。他便將雞殺死後去掉內臟,帶毛塗上黃泥、柴草,把塗好的雞置火中煨烤,待泥幹雞熟,剝去泥殼,雞毛也隨泥殼脫去,露出了的雞肉。這便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叫花雞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高夜依樣製作,待敲開泥殼之後,雞肉的香氣成功的驚醒了那兩個還在冥想的人。聞見了這樣的香氣,四個人都是食指大動,郭嘉更是從馬上摘下了自己的酒葫蘆,喝一口酒,吃一口雞,怡然自得的一塌糊塗。
四人吃飽喝足,天色已晚,正好離著自己家的田地不遠,那些佃戶在那裡建了一個小村落,村子不大,總共不過三十幾戶人家。高夜等四人便決定,今晚就到那裡歇歇腳,正好也看看他們糧食收的怎麼樣。
高夜幾人一進村子,就看到家家戶戶都在忙碌。雖然已經是傍晚了,卻沒有幾戶人家在吃飯。也是,在這個糧食既不豐富的年代,存糧過冬才是頭等大事。高夜才進村沒一會兒,村長便匆匆趕了過來。
“東家,您今日怎麼有空,來我們這了?”
高夜見這老村長氣喘吁吁,見了自己也是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也是輕笑一下,隨即安慰道:“我們幾個今日正好出來打獵,天色已晚,便想著今日就來這裡借宿一宿,明日再回去。這不是,我們打了許多的獵物,還沒吃完,今日正好大家一起來吃。”
老村長聞聽,頓時笑逐顏開,他們這些農戶,平日裡勉強吃個飽飯,幾時能吃上個肉呢?今日可是有口福了。
“看看,文遠獵到的這頭野豬,很是肥大啊,還有這頭鹿,這些個野雞兔子什麼的,今晚大家就放開了吃,吃不完的就各家分一分,我們明日回去,就不帶什麼了。”高夜笑道。
老村長急急忙忙的挨家挨戶敲門,叫他們來拜見東家,順便吃肉。或者是叫他們來吃肉,順便拜見一下東家也未可知。
一頓飯結束,個個都是心滿意足。至於心滿意足的理由,對於高夜,自然是為了今年的好收成而開心。正所謂家中有糧,心裡不慌,糧食永遠是重中之重啊。對於佃戶們,放開吃了一頓烤肉,還有什麼不開心的?說是沒吃完的明天大傢伙分,剛剛看了看,剩下的可當真不少,光是野豬就還剩著半扇,過年的時候有肉吃嘍。
一夜無話。
雖然這不是在府裡,但強大的生物鐘還是讓四個人早早的起了床,開始了每日的練武大業,一直練到天光大亮,這才收手,四個人收拾了東西,這便準備離開。至於佃戶們,則是早早起來,還有無數的農活等著要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