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曹孟德一生志向,不過是想在死後墓碑上能刻上‘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此生足矣,呂布、高夜北擊匈奴,大勝而還,怎能不值得慶賀!不過我所言喜事,不單如此。你可知道,那二人是如何以少勝多的麼?”

袁紹到現在還只是個“隱士”,又不在朝堂,哪裡知道丁原的奏報上是如何書寫的,許攸荀攸也還只是微末小官,進不了朝堂,自然也不知道,三人自然表示要洗耳恭聽。

曹操也不再賣關子,直把自己在皇甫嵩那裡聽到的,丁原奏報上寫明的這一戰的過程,娓娓道來,甚至連皇甫嵩告訴他的那些在朝堂上,百官對呂布、高夜的評價也一一說來,袁紹等人都只是靜靜的聽著,連句話都沒有插過。待得曹操講完,三個人還沉浸在震驚之中。不說袁紹,許攸和荀攸本都是智謀過人之人,當初只聞聽呂布八千殲六萬的戰績之時,只會感慨一句:“這呂布、高夜很厲害。”可如今仔細聽聞了當時的戰術計謀,使得二人不由得震驚,奇謀妙計本就是他們這些智謀過人之人的最愛,如今得以聞聽,得以領會,又怎能不讓他們欣喜?

更何況高夜這幾條計策,縱觀古人用兵,從未有過,一般人那裡想得到,一個簡單的騷擾戰術,能用成這個樣子?活活把六萬人馬騷擾了個筋疲力竭,還頻繁設伏,最後一舉殲滅。

就連袁紹聽完,也是不斷感嘆:“妙,果然妙,當真是大開眼界。”

“這呂奉先我以往聽說過,乃是幷州丁刺史的義子,武勇過人。這高明曦嘛,只聽聞他造出了一種新茶,一種新酒,進獻給了陛下,本以為只是個精於奇技淫巧的傢伙,倒沒想到,還是個兵法大家。”袁紹沉思了片刻,說道,“這丁刺史倒是很能幫他揚名聲啊!”畢竟袁紹也不是一般人,聽完曹操的敘述,哪裡能不知道,丁原在奏報裡描述的如此詳細的原因。

曹操點頭道:“諸位也知道,操曾師從蔡大家,自從蔡大家被十常侍陷害,遠避江湖以來,操也和他多有書信往來。這個五原高夜,蔡大家就曾跟我說過,是他在五原相識的好友,是從鬼谷子,是先秦縱橫家的傳人,兵法過人,也就不奇怪了。”

“竟有此事?”荀攸不禁奇道。

“正是,蔡大家還說,這高夜的師父,藏書有十萬餘卷,諸子百家無所不包。這高明曦一邊學習,一邊自己著書立說,尤擅兵法與算學,他以為,這高明曦乃有宰相之才,更與操說了他許多事情,故而操對此人知道的甚多。操也自詡兵法韜略過人,如今和這高夜一比,自愧不如啊。”

“正是,正是。”其他幾人都附和道。

這只是洛陽城內的一個縮影,全天下的人莫不在議論著呂布和高夜這一次的戰績,幽州的公孫瓚更是下令出擊,決不讓幷州人馬專美於前。在青州,孔融也在大宴賓客,所謂“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幹”的孔府宴席,在得到幷州捷報的時候,也越發的熱鬧了起來。正在徐州的左慈師徒,聽聞了訊息,更是連連讚歎,二人找了一家酒店,更是喝了個酩酊大醉。自此之後,全天下的人當真是都知道了呂、高二人的威名,哪怕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百姓,都知道幷州出了兩員神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江南,蔡邕正看著朝廷明發的捷報,開懷大笑。笑聲之大,正在後院的蔡琰都聽到了自己父親的小聲。雖然現在住的這個地方並不大,但能讓自己父親如此開心的事情,自己也很好奇呢。

蔡琰徑直走入了蔡邕的書房,好奇的問道:“爹爹,有什麼喜事啊,你笑的這麼開心?我看吶,你得了焦尾琴都沒笑成現在這樣。”

“昭姬,你看看這是什麼?”蔡邕笑著把手中的文書遞給了蔡琰道,“高夜在五原,以八千兵馬對陣匈奴右賢王去卑的六萬大軍,直殺得去卑是片甲不留,五原未來幾年再難有匈奴犯邊之苦,爹爹能不高興嗎。”

“真的嗎?明曦哥哥這麼厲害!”蔡琰也是一臉的喜色。

“是啊,這個高明曦,真是屢屢讓為父驚歎,學識過人,武藝高強,還能作曲,給你寄的那一曲,就連為父聽了都覺得是繞樑三日,不絕於耳啊!還懂造紙,耕種,釀酒,製茶,如今就連戰陣一道,都是如此高明,真不知道,他還有什麼不會的!”

蔡琰聽到蔡邕如此誇讚高夜,蔡琰不禁的想起了高夜給他寄來的那首曲子,蔡琰本就是精通音律的人,那裡聽不出《梁祝》這首曲子裡面的哀怨纏綿,怎麼會不知道高夜這是在婉轉向她表達好感呢?自己小時候在五原,總和他一起玩,感情自然是不同,況且高夜如此優秀,自己又怎能不動芳心呢。

蔡邕自然也知道女兒的心思,長嘆了一口氣道:“琰兒啊,我知道你對高夜動了心,如果為父沒有把你許配人家,這高夜確是你的良配。可為父早已把你許配給了衛家的二公子衛德,衛家是累世大族,更對父親有恩,況且為父也聽聞那衛德衛仲道很有才學,你嫁過去也不會有什麼委屈的,至於高夜,你還是不要再想了。”

蔡琰自己自然也知道這段指腹為婚的事情,自己心裡也是發苦。衛仲道是什麼樣子的自己完全不知道,總聽說他才學好,卻從未見過,怎麼比得上高夜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可想要反駁,讓父親退婚,卻又說不出口。自己的父親自己還不知道麼,對於名節看的比什麼都重,況且衛家還對自己家有恩,說出來除了讓父親為難,讓自己捱罵,卻依舊改不了自己要嫁給衛仲道這個結果。

蔡邕自然也看到了女兒暗淡的臉色,只得說道:“那衛仲道的哥哥衛伯覦為父見過,很有才華,長的也不差,想來一母同胞的弟弟也不會差的。而且那衛仲道與你年齡相仿,等再過個幾年,你們都大了,自然是要完婚的。至於高夜,不用再去想了。”

“是,爹爹。”蔡琰一臉黯然,卻還是順從的應了父親。只不過這件事一出,原本二人喜悅的心情都已經不見了。

蔡邕看著蔡琰頹然的走出了房間,不由得嘆道:“我這都是遭了什麼孽啊!”

喜歡三國之魏武元勳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魏武元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