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到這裡,其實也沒有什麼能夠繼續下去的可能了。依逢紀的才華,哪裡會不知道,高夜恐怕已經和袁紹不是一路人了。只是如今高夜兵強馬壯,袁紹雖然也還佔據了一郡之地,可是和高夜比起來,實力卻差了不少。當初的董卓派兵四下劫掠,河內、中牟、宜陽一帶都被他的人馬洗劫,唯有潁川一地得保太平,這和高夜手下的人馬戰力強橫脫不了干係。最要命的是高夜治理地方的手段,一個被黃巾肆虐過的潁川,不過五年,就被高夜治理成了現在這般興旺的地方。高夜有如此才能,怎麼可能屈居人下!自家主公這一次想要招攬高夜,只怕也是一廂情願了。

不過逢紀在來之前,就對這個結局有所預料。另立新帝就算是自己看來,也是一步臭棋。至於招攬高夜,別逗了,高夜現在的實力,雄踞河南都有可能,怎麼會投靠別人呢?難道四世三公這樣的名號,對高夜很有吸引力麼!因此逢紀在得到了高夜的答案之後,便爽快的離去,連繼續勸下去的慾望都沒有。因為他自己做為一個不同意袁紹另立新帝的人,也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勸說高夜同意。

逢紀才走,荀彧就一巴掌排在了桌子上,大怒道:“這個袁紹,居然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不過荀彧的大怒並沒有得到郭嘉和高夜的應和,等待著他的,不過是高夜對於局勢發表的一些無關痛癢的見解,和勸荀彧不要糾結此事的關心而已。至於荀彧,對於袁紹已經開始有些失望了。

不過讓荀彧沒有想到的是,袁紹哪怕在沒有獲得其他諸侯的同意之下,卻依舊大張旗鼓的派張岐去給劉虞送信,請他繼任皇位。不過劉虞雖然打仗不行,可是政治智慧絕對不差,對於自己眼前的處境更是知之甚詳。若是自己答應了袁紹,登基稱帝,自己當真能得到山東眾諸侯的效忠麼?很明顯是不可能的,因為雖然袁紹是代表著山東諸侯來請他登基的,可是隻要看看公孫瓚的態度,劉虞就知道,自己就算是登了基,這個皇位也坐不穩。再說了還有一個聯軍盟主袁紹在,自己當了皇帝,是不是還得封他一個大將軍?到時候是我這個皇帝說了算,還是他這個大將軍說了算?一旦起了齷齪,自己又該如何自處?袁紹敢另立新帝,難道就不敢再另立一個?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韙,登基稱帝,難道就是為了迎接一段傀儡生涯麼!

因此劉虞拒絕的很乾脆,相當乾脆,乾脆到就連袁紹都沒有想到。那可是皇位啊,居然當真有人棄之如敝履不成?不死心的袁紹又派人去請劉虞領尚書事,承製封拜,沒想到又被劉虞拒絕了。這一下子,袁紹的面子可算是丟大了,因此心中卻也隱隱的恨起了劉虞。

只不過袁紹不知道的,如今正有一位天下大才,正在高夜的面前大罵著袁紹,此人不是荀彧還能是誰?荀彧現在依舊是高夜的長史,對於袁紹的這些小動作自然知道的很清楚。這和歷史上卻不太一樣,畢竟歷史上的荀彧,此時不過一個平民,由於潁川沒有強有力的將領鎮守,以至於被董卓軍肆虐,荀彧也不得已搬去了冀州,後來才被韓馥徵辟。

要說荀彧還當真是他們荀家的異類。他的哥哥荀諶竭盡全力,幫助袁紹虎踞四州,爭鼎天下。他的侄子荀攸更是幫著曹操出謀劃策,殫精竭慮。惟有這個荀彧,雖然一開始一直幫著曹操謀劃,可是最後卻因為曹操封魏王一事和曹操有了間隙,最後被生生逼死。他對大漢的忠心已經到了一種變態的地步,要不然,也不會和自己一生侍奉的明主,分道揚鑣。

扶立劉虞這件事,本就是袁紹謀劃,韓馥和之的事情。歷史上荀彧寄居冀州,自然不敢公然和韓馥唱反調。袁紹奪了冀州,也正好給了他一個離開的藉口。除了袁紹手下已經能人無數,又排擠潁川一系的人馬之外,也未嘗沒有荀彧忠於漢室這方面的因素使他決定離開。這時候的曹操因為追擊董卓,忠心漢室的聲名遠揚,這才促成了不願留在袁紹哪裡的荀彧,決定去曹操哪裡發展。

只不過現在的荀彧安安穩穩的呆在潁川,自然可以肆無忌憚對袁紹大加抨擊,言語之激烈,就連高夜都暗暗咋舌,這還是那個喜怒不形於色的荀文若麼!

“……袁紹當真愧為聯軍盟主,如此行徑,如何能匡扶得了大漢江山!唉,難道天下再無我荀文若值得侍奉的明主了麼!”荀彧可能是罵的太痛快了,因此把心裡話也一塊說了出來,聽的高夜不由得一頭的黑線。咱倆熟歸熟,你也不用這麼當著面的說我高夜是個酒囊飯袋吧。

“咳,文若,要淡定,要淡定啊。”高夜尷尬的勸道,荀彧可能也是發現剛剛自己的話有點不妥,這才猛地往自己嘴裡灌了一口酒,對高夜說道:“不是明曦我說你,你啊,要是能控制控制自己的脾氣……”

“好了好了,文若,咱們不談這個啊。”高夜急忙打斷道,荀彧現在正在氣頭上,這要是開始數落起自己的缺點來,指不定數落到什麼時候呢。自己就是脾氣不好怎麼了,難道惹到我的人,我還得腆著臉給人家去賠不是不成?可問題恰恰就在這裡,人在屋簷下都不低頭的人,除了淋雨還能有什麼其他的結果?剛則易折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唉……我三哥給我來信,說袁本初可為明主,叫我一起去渤海。我正琢磨著這幾日就動身。只是袁本初這一鬧,我可是當真沒有什麼去渤海的打算了。”荀彧搖頭道。

“這麼急?連我的婚禮都不參加了?”

“你?我伯父前幾日才去給你提親,等你成親,估計都是明年的事情了,我還能等的住你?如今天下局勢,正是最為緊要的時候,此時不去尋一名主,只怕過幾年,袁紹大勢已成,我大漢的江山就完了。”

“你就真覺得我高夜是爛泥扶不上牆啊?”

“明曦啊,不是我說你,就你這個脾氣性格,要是當了主公爭霸天下,那才是災難。就你這個不知分寸的性子,早晚把手下的世家都得罪光。沒了他們,你靠誰給你治理地方?沒人就算了,萬一他們在背後捅你一刀,你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好好好!我算是怕了你們了,你一個,奉孝一個,憑什麼都認為我降不住這些世家?沒了世家,我自己培養人才不行麼!”

“自己培養?沒有二十年你能培養的出來第一批合適的人才?二十年,就算天下大亂,過了二十年也基本見了分曉,那時候你只有潁川一郡之地,你能幹得了什麼?況且那些世家有利益需求,難道這些寒門就沒有了麼?總有利益衝突,你不能妥協,難以讓步,說不定還要報復,這個樣子誰敢給你當官?況且……”

“停!”高夜急忙說道,“暫時打住。文若當真覺得我不適合去爭霸天下麼?”

“自然,畢竟……”

“好。其實我剛剛所說,不過是戲言。你也知道我有意投靠別人。不過我接下來,也跟文若說幾句很正經的話。”高夜正色道。

極少見到高夜一本正經的荀彧,也不由得正襟危坐了起來,畢竟能讓高夜如此鄭重的事情,一定極其重要。只聽高夜道:“其實我亦不滿本初,認為他不是明主。這一次聯軍討董,我算是看透了袁紹,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當真是白瞎了他四世三公的好背景。你若是真要去投他,我還得勸你呢。”

“明曦向來有識人之明,不說那個被高將軍帶回來的韓德,被你安排在了陷陣營做副將,頗有點本事。那個斷了一隻手的武安國都被你弄回來做了賊曹史,雖然只有一隻手,可依舊把這幫人收拾的服服帖帖,辦起事來也頗為幹練。想來明曦你對袁紹的評價,自然不會錯。”

“因此,我向你推薦一個人。此人也正是我現在在考慮的物件。”

“卻是何人?”

“曹孟德。”高夜用一種很讚賞的語氣,說出了這個名字。荀彧聽到就是一愣。這個曹操自己知道,孤身追擊董卓,對大漢忠心耿耿,只是他現在在陳留,尚無尺寸之地,兵馬不過數千,如何能當得起高夜如此讚歎。因此不由得問道為何。

“為何?說實話我與曹操相交甚深,對他頗為了解。這是個連奉孝都忍不住讚歎為明主之人啊!具體如何,還是文若你自己去一觀才是。只是有一點,他如今正在困境,手下諸人解釋大將之才,也正缺你這樣一個運籌帷幄的人去助他。”

“既然如此,你為何不去投他?”

“我要投他,自然要帶著我潁川全郡一起投他。如今潁川郡內還是一團亂麻,哪裡有那麼容易。文若且先去,若是覺得他曹孟德著實是一位明主,你就勸他來招降我。若你覺得孟德不合你意,自行離去也就是了。”高夜淡淡的笑道,荀彧做為曹操的張子房,如何可能會覺得曹操不是明主呢?即便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改變了一些事情,但是這樣的惺惺相惜,想來是不會變得吧。如此一來,讓荀彧勸說曹操來招降自己,自己投靠他也就更加的順理成章,一石二鳥,何樂不為呢?

荀彧聽罷,拱手笑道:“既然如此,我就聽明曦一言,親自去看看這個曹孟德是何許人也!”

喜歡三國之魏武元勳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魏武元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