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有看話本子的工夫,多用些心思在課業上,也可以做到像微臣一樣。”

姜涔雲平時待宮人們都很和氣,這次他們忍不住笑出了聲音,她也沒惱,訕訕道:“今後我會跟著太傅好好學習。”

牡丹花謝,芙蕖盛開之時,東宮又迎來了新客人。

那天是個陰雨天,姜涔雲有些困頓,姚宜和她弈棋,她半天才落下一子,眼見著局勢越來越不利於自己,滿肚子氣又不敢發洩。

姚宜捻著白玉棋子,下棋的同時還在給她講課。“君子比德為玉。如《淇奧》中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就在此時,少年從煙霧迷濛中緩緩行來,穿過荷塘,收起紙傘,讓她窺見了真容。

白紗紫衣,顧盼生輝。她喃喃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說的便是此人吧?”

姚宜順著她的目光回頭望過去,放下棋子。“原來是黎氏子。他是陛下為你擇的伴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伴、讀?”

“嗯。你天資聰穎,然性格過於跳脫。我若不在,你便靜不下心來讀書。”

“所以你派了一個人來當你的耳目?”姜涔雲皺眉,小聲嘀咕:“有這樣一個灼灼少年郎留在我身邊,我豈不是更沒有心思讀書了?”

“什麼?”姚宜沒聽清她的話。

此時紫衣少年已經走到了近前,對她一揖。“臣黎熹微,問太女殿下安。”

“免禮。”姜涔雲站起身,親自上前扶他站直。“黎熹微,可是‘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的熹微?”

“正是。”

“清晨的日光啊……真是溫柔。”姜涔雲笑吟吟道。

黎熹微對她一笑,接著向姚宜見禮,隨即目光望向棋盤。

姜涔雲見狀拉住他的衣袖,把他帶到她所坐的一邊。“熹微,你是我的伴讀,便是我的人。孤在與太傅對弈,你可要幫我。”

姚宜輕輕皺眉,黎熹微說道:“此舉怕是對太傅不公。”

姚宜看他一眼,說道:“無妨。”

於是姜涔雲便當了個甩手掌櫃,全憑黎熹微決定走向,他下棋極快,姚宜本來有些漫不經心,繼續邊下棋邊教姜涔雲《詩經》,一刻鐘之後,她不再分心,專注於棋局。

兩刻鐘後,姚宜的表情變得凝重,而姜涔雲驚喜道:“居然救回來了,甚至轉守為攻,熹微,你可真聰慧!”

“殿下謬讚。”黎熹微笑言。

最終黎熹微扭轉敗局,贏了姚宜半目,姜涔雲喜笑顏開。“太傅您答應我的,若我勝,便放我半日假。您可不能食言。”

“是他勝了我,而非殿下。”

“可熹微是我的伴讀,我的臣。為君者無需事必躬親,知人善用,此乃王道。臣子之功便是君主……儲君之功。”

姚宜看向黎熹微。“那你甘願隱去身份姓名,成為殿下一顆棋子嗎?”

黎熹微笑道:“只要殿下願意,便是用臣做踏腳石也無妨。”

後來姜涔雲回想起過去的經歷時,便覺得黎熹微這個心機深沉的人從初見便俘獲了自己。

有了黎熹微在,姜涔雲的求學生活比往日輕鬆許多,黎熹微會指導她完成困難的功課,會在她被姚宜問倒時為她解圍。她是天之驕女,不喜歡被任何人壓一頭。初時覺得黎熹微這人和姚宜一樣處處強過她,還是個男人,有些許不滿。但黎熹微的一舉一動都在證明,他永遠不會針對她,他的才能都是為她服務,他是她最趁手的武器。

她信賴他,倚重他,甚至依靠他。

姜涔雲十五歲那年的一個雨夜,因為白日和母皇政見不合,又和宮中側君吵架,怕母皇晚間責罰,偷偷上了黎熹微的馬車,想隨他離宮。

黎熹微掀起車簾見到她時,多情的桃花眼瞪成了杏眼,她連忙一手對他比劃了一個安靜的手勢,一手示意他趕緊放下車簾。

黎熹微鑽進車內,吩咐車伕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