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念西急匆匆過來找時, 吳嬤嬤正在房中。看到念西著急忙慌的跑過來,吳嬤嬤問道:“念西姑娘, 什麼事這麼著急啊。”
念西急急忙忙的道:“吳嬤嬤,奶奶方才喝湯的時候吐了好久。趙嬤嬤讓我來請你, 快點去看看吧。小姐該不會是有什麼事兒了?”
聽得念西這話,吳嬤嬤一下就站了起來。不過站起來的樣子, 急是急, 卻也不是那種著急, 反倒是滿臉喜色的樣子。
見吳嬤嬤、趙嬤嬤兩人都是這種喜形於色的樣子,念西頗是奇怪,忍不住問了出來:“我說吳嬤嬤,你怎麼跟趙嬤嬤一個樣兒, 奶奶都吐成那樣兒了,你們倆一點兒也不著急。”
吳嬤嬤一邊往外走, 一邊對念西笑道:“你小姑娘家家的知道些什麼?說不得這是喜事呢。”
念西疑惑的道:“奶奶吐了是喜事兒?”
吳嬤嬤笑著點點頭:“嗯, 說不得是喜事兒, 大喜事兒。”
看到吳嬤嬤這樣兒,念西有點兒奇怪,不過見吳嬤嬤說是好事兒, 那想必真是好事兒。
兩人來到正房,一進門就見趙嬤嬤正在邊安撫邊幫著給真如順背呢。見到吳嬤嬤來了,趙嬤嬤趕緊道:“吳嬤嬤,快點過來,快點過來幫小姐把把脈。”
吳嬤嬤走過來, 將手搭在黃真如的脈門上。一下手,吳嬤嬤就忍不住喜色滿臉,為確定,吳嬤嬤又換了個手繼續再診。確認無誤後,吳嬤嬤方才放開了黃真如的手。
見吳嬤嬤診完,趙嬤嬤立即滿臉希冀的看著她問道:“吳嬤嬤,怎樣?”黃真如也是緊張的看向了趙嬤嬤。
吳嬤嬤對著黃真如道:“恭喜奶奶了,奶奶這是有喜了啊。”
雖是心裡已經有了準備,可是現在聽得吳嬤嬤確認的回答,黃真如忍不住喜極而泣。她有孕了,終於有孕了。
黃真如呆坐在椅子上,撫摸著現在還沒有任何變化的肚子。現在她的腹中終於有了跟宗澤的麟兒,這是她盼了多少年的喜事兒啊。
黃真如淚流不止,趙嬤嬤她們趕緊上前勸道:“奶奶,這有喜了是高興事兒,你咋還哭上了呢。可是不能哭的啊,小心傷到小少爺。”
小姐有喜了,終於有喜了!念西也是歡喜的有點傻了,這幾年來,她朝夕相伴黃真如,她可是很清楚自家奶奶的煎熬的。奶奶表面上是很輕松,但內裡是比誰都著急的。
能不急麼?知道奶奶一時不能有孕,爺從始至終都沒說過什麼不好聽的話,還總是勸著小姐不要急。這樣好的爺,奶奶肯定是更想急著給他留後的。要真是一直沒有後,那小姐不得內疚死啊。天可憐見,總算有了。
見黃真如喜極而泣,趙嬤嬤、念西他們也是忍不住一起掉起了喜淚。高興了一陣兒後,趙嬤嬤抹了一把臉,對念西道:“念西,你去讓丁全給爺報信,就說奶奶有喜了。”
念西清脆的哎了一聲,高興的答道:“好,我這就去。”
“等等,念西,先不要去。”黃真如止住了念西。
大家不解的看向了黃真如,趙嬤嬤直接問了出來:“奶奶,我知道你是怕爺公務繁忙,怕打擾他。可這喜事兒,就讓丁全去報一聲兒,讓爺知道,也不礙什麼的啊。”
黃真如搖搖頭道:“不是為的這個。爺再忙,聽一聲喜訊兒的時間肯定是有的。我不過是…...”說到這裡,黃真如頓了一下,對念西道:“方才嬤嬤說讓你去請郎中的,可有去?”
念西點點頭道:“小姐請放心,我已經給丁全講了,他當即就親自出去了的。”
黃真如輕聲道:“等郎中看過之後,再去跟爺報信吧。”
說完,看著站在一旁的吳嬤嬤,怕她多想,黃真如趕緊對著她解釋道:“吳嬤嬤,我讓郎中再確下有孕這事兒,還請嬤嬤可不要多心,我當然相信嬤嬤的診脈的。只不過,這事兒我還想確認下才心安。嬤嬤請見諒。”
吳嬤嬤趕緊彎彎腰道:“奶奶你折煞老奴了。老奴對這事兒沒有多餘的想法。這事兒多大啊,老奴也是心有點顫呢,讓郎中再診一下,也好讓人安心。”吳嬤嬤說這話可是真情實意的。她可是明白黃真如的心情的。這盼了幾年的喜訊,突然就出現在了眼前,可不是得再確認下的好麼。
丁全方才聽念西過來說奶奶身子不大舒坦,讓他趕緊去請郎中。一聽這話,丁全急的不行。奶奶那能打死一頭牛的身子骨,這幾年來,能讓她請郎中的時候那也不過三兩次的。
可現在,竟然是要請郎中,那真是身子骨有事兒了。丁全立即甩開步子跑出去請趙郎中了。知州夫人有請,趙郎中不敢怠慢,趕緊忙忙的趕了過來。
趙郎中進門剛給知州夫人請了個安,就被趙嬤嬤在旁催道:“哎呀,趙郎中,快別客氣了。快快,快過來給我們奶奶診診脈。”
趙郎中被催的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知州夫人看著挺好啊,幹嘛他們這麼著急。不過,雖是狐疑,但也不敢耽擱的,趕緊上前把起脈來。
一上手,趙郎中就喜的不行,好了,今天可是能大大的得份兒賞銀了。為保險起見,趙郎中又換了一隻手把脈確認。兩隻手都把完脈了,確定是喜脈無疑。
趙郎中剛一放下手,趙嬤嬤就急切的問道:“趙郎中,怎樣?”
趙郎中對著黃真如拱拱手道:“夫人,您這脈象由寸及尺形如走珠……”
見趙郎中說了一串說不到點子上,趙嬤嬤急吼吼打斷道:“哎呀,我說趙郎中,誰讓你說這些個了。你就直接說結果好了。”
趙郎中見幾個人都滿臉希冀的看著自己,心中也估摸著,看來知州夫人她們估計也猜到了,所以才讓他來確認的。
趙郎中笑道:“是是,老姐姐,是我不對,給夫人告罪了。”